江依依 发表于 2021-1-21 11:23:03

区文化馆: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江津·小彩龙舞

江津·小彩龙舞
“小彩龙舞”,因舞蹈者持传说中的小型龙形道具而得名。



“小彩龙舞”也称“舞小龙”,民间又叫“耍小龙”,是渝西地区流行的一种表演性民间龙舞。江津“小彩龙舞”尤其具有典型的地域代表性,惯为三人组合,形态多变多姿,民间表演性强。迄今,传承不辍,素有发展。
“小彩龙舞”于2011年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江津“小彩龙舞” 常为三人舞,或可为二人或一人舞蹈,以其画面呈现的多样多姿而见长,也是其每段表演终要达到的定格造型。

蛤蟆晒肚



耗子抬梁


黄龙缠腰


蛐蟮扳沙


观音坐莲台


小彩龙,采用竹木、丝麻、铁丝等扎成龙身骨架,再用彩布、颜料等进行彩绘,成龙。






其伴奏是常见的川剧打击乐器,主要乐器有:马锣、大钹、大锣、堂鼓。



来源:江津区文化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区文化馆: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江津·小彩龙舞

江津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