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二妹 发表于 2021-7-29 21:47:21

重庆政法:江津家长们要注意了,11岁女孩玩手机被骗27000元……

目前正值暑假
“神兽”们在家中上网、玩手机的情况较多不仅家长要多操不少心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他们日前,渝北区龙山派出所受理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受害人系未成年人,被骗金额较大,值得引起广大家长警惕。
7月下旬的一天,家住渝北某小区的的11岁女孩小丽(化名)在家里玩手机时,通过某社交软件认识了一个网友,对方邀请小丽一起玩某款手机游戏。聊天过程中,小丽告诉网友自己的手机无法下载对方说的这款游戏,于是这名“网友”便通过社交软件给小丽发送了一个二维码让她扫描。
天真的小丽毫无戒备,立刻用手机扫描了“网友”发来的这个二维码,但小丽随即便收到一则手机被“冻结”的信息,意味着小丽手机上的微信、支付宝所有账户将被冻结,如果想“解冻”手机,必须用另外一部手机的支付宝软件扫描二维码对小丽的手机进行“解冻”。
小丽毕竟是个孩子,被吓坏了,由于怕被家长知道,便趁妈妈睡觉的时候,悄悄拿起妈妈的手机,打开支付宝软件扫描对方再次发过来的二维码,并且输入了对方发来的验证码,结果小丽妈妈的手机支付宝当即被转走27000元。看到那么多钱被转走了,小丽哭着把妈妈叫醒,妈妈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立刻带小丽来到龙山派出所报案,目前渝北警方已对此立案,案件还在侦办过程中。揭秘诈骗套路诈骗分子对未成年人实施诈骗,最常见的套路是威胁孩子,如果不按照他们的说法实施操作,便会被家长发现,他们就是利用未成年人对家长的畏惧心理频繁得逞。对此,渝北警方提醒市民,学校和家长要持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反诈教育,告诉孩子不要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贪图小便宜,对来历不明的“游戏链接”“游戏代练”等绝不轻信,不轻易点击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和链接。家长应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尽量不让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知晓支付密码。警方提醒,广大家长应多关心孩子的近况,多沟通交流,不要让孩子沉迷游戏,并向他们讲述骗子行骗的案例,警醒孩子不要轻信骗子的花言巧语。01家长们也要对自己的手机支付进行加密,并不时更换密码,防止孩子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用手机消费。

02告诉孩子们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平台上带有广告性质的视频、弹窗,切勿随意购买装备或进行网游充值。

03教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不随便添加陌生人好友,不沉迷网络游戏,不轻易给陌生人转账、发红包,不随便打赏网络主播,不访问违法色情网站。如果发现被骗了,要第一时间告知父母。

04父母知道孩子被骗后,不要过分责骂和体罚孩子,应第一时间带领孩子报案。
来源:重庆政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庆政法:江津家长们要注意了,11岁女孩玩手机被骗27000元……

江津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