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江津:@江津的学生及家长,这4类诈骗要小心!身边已有人中招!
又到开学季,学生、家长忙着报名入学,各路骗子也是“蠢蠢欲动”。江津区反诈骗中心梳理近期警情,根据发案特点、诈骗手法提醒市民注意防范。案例一 微信群里冒充班主任收取班费
某家长微信群里,“班主任”突然要求家长们交纳班会费,要求以红包的形式发在群里。由于此人不论是头像还是昵称皆和班主任一模一样,于是家长们都陆陆续续照做了。直至某位家长向班主任求证后,班主任本人才发现了此事,虽然立即制止了大家的行为,但短短几分钟,家长们已经被混入群里的骗子收走了近2000元钱。
手法分析:骗子经常会假借学校、老师名义,与家长进行联系,谎称孩子在校发生意外,或者需要缴纳高额补课费用等,从而向家长索要钱财。
警方提醒广大学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随意泄露群号和二维码,加群方式设置为“需要身份认证”,保存好老师电话。如遇有人在群内收费或私信要求收费,应保持警惕,切勿轻信,及时通过电话与老师核实,不可盲目转账付款,如发现为诈骗行为请立即报警并告知其他家长朋友。
案例二 刷单类诈骗
双福某大学二年级学生陈某在微博上看到一条兼职的广告,心想网上刷单工作轻松,还可足不出户挣外快,于是添加了广告上的QQ号。根据对方介绍,每次发送刷单截图后,可以获得5%的报酬。陈某按照对方的要求开始接单,前几单都成功获得返还了本金并获得报酬。后来陈某按照对方提示投入大额资金接了更大的单,当陈某要求其结算时,对方以该批次任务未完成等理由搪塞,让其继续汇款。这时,陈某才意识到被骗,最终报警。陈某被骗6700元。
手法分析:诈骗分子以“轻松挣外快”为诱饵,通过互联网发布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的广告,承诺完成刷单后返还本金并结算佣金。骗子通过首单让受害人获得小额返利骗取信任,待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后,以刷满规定任务才能结算等为由诱骗受害人继续投入,一旦受害人意识到被骗要求返还本金时,骗子立即将其拉黑并销声匿迹。
警方提醒:刷单类案件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多发,“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规违法行为,网络上的兼职刷单广告都是诈骗分子投放,骗子通过兼职刷单的方式,刷小单实现退款,再以连环单高回扣为诱饵诱骗受害者做大单,进而拉黑达到诈骗的目的,不要轻信所谓的高薪兼职及快速赚钱途径。
案例三 助学金奖学金申请类
8月下旬,江津双福某高校学生谭某报警,称其接到冒充学校老师电话,对方以要发奖学金为名,骗取其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后其发现其银行卡中被转走5500元。
手法分析:骗子先用非法手段,盗窃受害人的聊天记录,然后冒充录取高校老师、教务工作人员,电话联系受害人并能详细报出受害人的基本信息,以此获取其信任。在此基础上,再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为由,要求受害人提供个人银行卡信息、交易密码等,进而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在校学生应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切勿向陌生人转账汇款。如果对资助政策有疑问,可以向老师或所在相关资助管理部门咨询。如发现被骗,应及时向警方报案。
案例四游戏装备交易类
8月20日,小张在游戏平台上,看到充值游戏币的优惠信息,便添加对方为QQ好友。对方让小张登录一个网站充值50元便可享受优惠。充值成功后对方以小张是首次充值为由,需要预存580元才能提现,为了能提现,小张便通过对方提供的微信收款码将将钱转过去。
转款成功后账户出现提现的步骤,按提现步骤操作时,账户提示银行卡信息错误账户被冻结,咨询客服后得到的回复是:需要继续充值与账户内相等的金额才能解冻账户,小张又陆续充值了三次,共4000元,对方还是继续提醒充值,意识到被骗,小张便到当地派出所报案。
手法分析:骗子发布低价出售游戏装备或游戏币,要求受害人在对方发来的链接里进行交易,后以缴纳激活费、解冻费、信誉押金等费用,骗取受害人钱财。
警方提醒:在网上交易游戏装备或者游戏账号时,网上交易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操作,不要在陌生人发来的链接或网站上交易,以免上当受骗。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江津公安”微信服务号,注册“金钟罩”,共筑江津平安!具体注册流程点击→全民反诈 | 反诈利器“金钟罩”上线江津警方护您财安。
来源:平安江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