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福新区:科学城江津园区——创新能量迸发创业“磁场”
自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以下简称“科学城江津园区”)挂牌以来,围绕“科学之城、创新高地”总体定位,科学城江津园区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速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从“制造”向“智造”转变,着力打造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创新中心、大数据智能产业基地。远眺新城
科学城江津园区日益成为一座汇聚强大科技力量,凝结科技成果的创新之城。从企业技术改造到产业转型升级,再到打通全产业链,以创新为主基调的城市发展逻辑,浸透在科学城江津园区每一个角落,科学城江津园区“尖端技术顶天立地、自主创新铺天盖地”的发展局面正在形成。
紧抓顶层设计
下好产业结构优化“一盘棋”
创新驱动战略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和系统工程,自然需要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而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今年以来,科学城江津园区在产业规划、创新创业活动等方面布局,持续锻造产业架构的竞争力。
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效果图
建设以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为核心,以环重庆交通大学创新生态圈为环带,以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和高端创新平台为支撑的“一核一圈多点”科技创新格局,打造“产学研用”完整链条。近日,第二届“团结湖杯”数智重庆·全球产业赋能创新大赛在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落下帷幕,开启全园区产业深层次拥抱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征程,为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此外,科学城江津园区还举办“千人服千企”精准帮扶活动、市区联动的大数据智能产业论坛等创新创业活动,为重庆市乃至全球的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
第二届“团结湖杯”数智重庆·全球产业赋能创新大赛
科学城江津园区坚持把加快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作为促进创新创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统筹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建设,支持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全面培养现代产业的创新体系。
江增重工工厂
科技创新让科学城江津园区“老三线”企业焕发生机。配套“国之重器”的装备产业和材料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均实现了正增长,成为江津工业发展的“硬核名片”。第一个落户江津的“三线”企业重庆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拥有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转向器生产线和专业检测系统,拥有年产动力转向器总成20万套、转向阀40万套的能力;重庆潍柴发动机有限公司先后开发出中速柴油机新产品60余个,各项经济指标均实现历史性的跨越;江增重工生产的涡轮增压器已广泛装备在国际先进水平的30万吨以上的大型穿梭油船、成品油船、集装箱船上,其中包括全球首艘40万吨智能超大型矿砂船(VLOC)“明远”号。
发挥人才优势
培育科技创新“最强大脑”
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创新归根到底是人才创新,创新驱动归根到底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区域发展离不开高校人才的培养。科学城江津园区目前拥有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6所;拥有重庆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等中职2所。园区积极助推搭建高校与企业间的人才供需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测威科技“反隐身测试”
创新平台为人才成长编织“摇篮”。目前,科学城江津园区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3家(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以及国家级孵化器1家,拥有院士工作团队4个、博士后工作站7个。
西工院研发产品
高科技企业的入驻为园区发展汇集众智。截至目前,已有40家大数据智能产业项目入驻科学城江津园区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其中,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以其国家级的人才储备、技术优势不断为团结湖大数据产业园提供科创要素支持,初步形成了中科系、北航系、西工系三大具有国家级实力的创新体系。雄厚的人才基础,让科学城江津园区充满创新活力和潜力。
强化要素保障
为万众创新解决“后顾之忧”
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科创中心
产业创新之外,科学城江津园区在城市治理建设上,也不断推陈出新,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科学城江津园区有机制建设、政务服务等方面贴心的“保姆式”要素保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增强“引资磁力”,吸引企业和项目入驻。在机制建设方面,实行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双主任制,构建起“1+4+3+1+3”工作机制,形成统分结合、协同配合的高效运转机制;在具体实施方面,实行项目分包机制,全天候做好联络、跟踪、协调工作。对项目进行周总结、月通报、季考核,定期召开项目早班会、现场推进会、专题协调会,及时解决难点问题;在政务服务方面,不断精简办事流程,为项目落地、企业发展减少时间、人工成本,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畅通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为持续激发创新活力,科学城江津园区还积极推进“金凤凰”政策的落实,从人才、创新、产业、金融等多个方面给予支持……
数据显示,在城市创新体系下,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均快速增长。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智能产业等领域实施多手段、全方位招商,截至8月底,累计引进项目162个,协议引资279.28亿元。
双福新区夜景
科技促发展,创新谋未来。下一步,科学城江津园区将继续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打造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助推重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支撑引领新时代江津高质量发展。
来源:双福新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