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城江津园区:点赞!江津这位教授荣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
10月2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暨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电视电话会议重庆两个集体一名个人荣获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奖励其中,“唯一”个人便来自科学城江津片区他为何能荣膺如此重磅的一个奖项?↓↓↓周建庭,1972年9月8日出生,重庆交通大学教授,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首届重庆市优秀科学家和杰出英才奖获得者。
全国知名危桥整治专家,我国著名的“桥梁医生”,主研桥梁病害诊断与加固,出版专著12部,发表SCI/EI论文148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
近年来,率先攻克了桥梁内在病害无损量化诊断的国际性难题,实现了桥梁内在病害精准、无损诊断技术的国际引领;首次构建了基于结构响应包络、劣化效应和时变可靠性的桥梁安全评估理论和技术,带动了桥梁安全监测与评估技术标准化、实用化发展;首次研发了多点弹性支撑和套箍封闭主拱圈加固拱桥技术,创新了拱桥性能高效提升理论与技术,支撑了我国山区70%以上的拱桥加固工程,成果成功应用于2000多座桥梁。
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又“有何来头”?
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9年建成首批桥梁结构工程交通部重点实验室;
▶2000年建成首批结构工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2006年建成山区桥梁结构与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10年经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014年建成首批山区桥梁与隧道长期性能及安全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
▶2020年3月经科技部、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设运行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重庆交通大学科学城校区,由周建庭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郑皆连、杨永斌、杜彦良、赖远明四位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实验室围绕国家交通建设重大战略需求,针对制约我国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养的关键科技问题,开展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建设、养护、管理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先后被评为交通运输部学术交流优秀单位、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研平台创新平台、重庆市创新平台、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先进集体。
实验室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0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56项,理论和技术支撑了12项世界第一的桥隧工程。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为奋斗于科技创新前沿的周建庭教授点赞!也向勇攀科技高峰的全体科技工作者们致以崇高敬意!
(来源:科学城江津园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