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微 发表于 2023-7-24 17:52:16

江津民警邹胜龙:站好最后一班岗的“特殊园丁”

邹胜龙是江津区看守所民警,今年59岁,即将在3个月后退休。回望从警生涯,邹胜龙自转业后始终扎根在区看守所,一干就是24年。8700多个日日夜夜里,邹胜龙也记不清自己收押入所和教育转化了多少人,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却历久弥新,从未改变:劲头不减、责任不松,站好最后一班岗,坚持做一名“特殊园丁”,竭尽全力保障监所安宁。

▲工作中的邹胜龙

转业入警 一身正气勇擒贼
1999年,邹胜龙自部队转业,成为江津公安一员。从军装到警服,邹胜龙换装不换志、退伍不褪色,仍然保持着保家卫国、护卫平安的满腔赤诚和勇毅无畏。2002年的一天,邹胜龙下班回家路上,突然,一男子手持带血匕首夺路而逃。邹胜龙毫不犹豫追上前去,将其制服。在热心群众帮助下,邹胜龙将该男子扭送至派出所。经查,该男子因盗窃被事主发现恼羞成怒,使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将事主砍伤后逃离,没想到被路过的邹胜龙抓获归案。几天后,事主向邹胜龙送来锦旗,群众一片赞扬之声。


▲邹胜龙对在押人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深挖犯罪 协助破案维正义
多年如一日,邹胜龙始终坚守在管教岗位,慎终如始把监管工作做到精益求精,不但致力于教育转化在押人员,还着力深挖犯罪。他一直秉承“传帮带”精神,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工作能手,和战友们一起为江津区看守所赢得了连续10年“全市深挖犯罪协助破案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2014年,区看守所收到了一封来自开州的家书,收件人是涉嫌诈骗的在押人员何某,寄信人是嫌疑人的弟弟,“哥,我很想你,给你寄了一百块钱,这是我努力学习挣来的奖学金,它来自正道。你一定要好好改造,我等你出来......”何某收到这封信时,泪流满面,彻夜难眠,第二天便主动找到邹胜龙,交代犯罪事实。之所以收到这封起决定性作用的家书,正是因为邹胜龙的“高招”。何某被捕时,一度态度强硬,拒不交代其余犯罪事实。但邹胜龙几十年专营深挖犯罪,管理经验丰富。他旁敲侧击,了解到何某与上小学的弟弟感情深厚,于是积极与何某家人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有了这一封让何某幡然悔悟、主动交代的家书。随后,邹胜龙依法依规为何某争取宽大减刑政策,何某心服口服,出狱后,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走上了正途。


▲邹胜龙对在押人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特殊园丁”教育改造促新生

“在押人员大多数并不是无可救药的人,作为管教民警,我竭尽所能做好教育工作,希望他们重新拥有美好人生。”邹胜龙如是说。今年6月的一个休息日,邹胜龙走在街上,突然一中年男子热情地跟邹胜龙打招呼。邹胜龙一下子认出来,这是曾经在押人员冯某的舅舅。当时,冯某缺乏家庭关爱,对自己触犯法律不以为意。为了挽救这个年轻人,邹胜龙和同事胡正海一起,一方面对冯某开展细致的思想工作,一方面联系到冯某的舅舅从亲情角度加以规劝,最终,冯某改过自新,走上正途。冯某舅舅紧紧握着邹胜龙的手,连声表示感谢。从警24年来,邹胜龙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个人嘉奖16次,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哪怕是临近退休这几年,邹胜龙依然激情满怀地尽职履责:他坚持早到晚走,他细致查漏补缺,他主动向领导建言献策,他暖心帮助同事战友……即将脱下这身警服,邹胜龙满是不舍:“在岗一分钟,坚守60秒。我格外珍惜这100天左右的日子,必定站好最后一班岗,为我的从警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来源:平安江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津民警邹胜龙:站好最后一班岗的“特殊园丁”

江津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