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广场落成,千年古镇白沙绽放芳华
当金秋的夕阳撒向白沙江畔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青石板路上为这座古镇披上了金色的外衣
街道两旁古朴的木门
木窗、雕花窗棂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仿佛每一块木头、每一片瓦片
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一座古镇,一条古街,几处悠闲
白沙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古镇的吊脚楼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它们静静地矗立在江边,见证了无数岁月的变迁。站在吊脚楼上,可以远眺长江的壮丽景色,江水悠悠,波光粼粼,让人心旷神怡。
在临江不远的地方,是白沙古镇的核心区域——东华古街,这里保存着大量的老街老巷。约8.5公里长的街道两旁,巴渝山地民居建筑群、沿江码头、明清庙宇、造像石刻自然布局其间,充满了古典韵味。
10月29日,由江津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投资建设的位于风雨长廊的民族文化广场修建完成,并投入使用。
来到入口,青石砖上仿石材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阵地”导视牌一目了然。
沿着导视牌指向的方向,顺着楼梯而上,二层巨大的“民族大团结”文化灯箱映入眼帘,人们坐在长廊下,惬意地聊天,享受着独属于小镇的悠悠时光。
再顺着石阶向上,长廊三楼有着一片空地,人们在这里跳舞锻炼。一旁石壁上的景观小品、石榴雕塑,红色与青色交相映衬,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
建设阵地促和谐,擦亮统战阵地品牌
近年来,白沙镇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推进统战文化传播,融洽民族氛围,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除朝天咀社区民族文化走廊外,今年白沙镇聚奎中学也完成了民族文化廊苑的修建,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项目建设。深入开展“统战文化进校园”民宗宣传活动,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入脑入心,使民族教育之花开遍校园。
此外,白沙镇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不断丰富“统战之家”统战文化交流基地文化内涵,在统战之家增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宣传牌,把握“统战聚心,同心同行”主题宗旨,让民族文化有形有感,深入人心。
用活民族文化传承,打造白沙名片
白沙镇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这里保留着许多文化底蕴深厚的民俗活动,如白沙烧酒酿制、名吃制作、楹联文化、古老的民间传说、庙会祭祀、传统婚俗等。每年的白沙新年群众文化活动周、元宵节、端午节、抗战文化艺术节等活动,都会吸引数万游客前来共庆盛典。
特别是白沙闹元宵习俗,是白沙民间保存至今最具传统、最具地方特色的典型代表,包括打铁水、莲枪、秧歌、舞龙等活动内容,在渝川黔地区久负盛名。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等方式,努力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白沙镇还积极探索“文旅+”创新发展模式,将民族文化与现代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相结合,串联非遗展演、非遗体验、非遗美食等活动,形成多条精品旅游路线,打造非遗旅游小镇,让游客在游览古镇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和体验白沙的民族文化特色,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非遗、影视、教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未来,白沙将坚持深入挖掘白沙统战文化资源,擦亮江津统战文化品牌。持续完善白沙统战“两张地图”,塑造统战文化教育品牌,以点带面激活统战活力,放大统战文化“虹吸效应”。用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汇聚奋进之势、集成创新之智、形成团结之力,推动白沙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重庆白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