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乡村著名行动”走进油溪镇,弘扬和宣传地名文化
为了弘扬和宣传地名文化,推动地名文化进村入户,让更多人了解地名内涵。11月11日江津区“乡村著名行动”走进油溪镇,与油溪镇公共文化服务基层文艺演出一起,在油溪镇明月广场,为当地居民带来文化与文艺的双重展示。以溪为名的油溪,古名“牛溪”、溪游、游溪,璧南河从集镇汇入长江,清末时期,此地开设油坊多达40余家,后因一场山洪暴发,多只油船倾覆,满江皆浮油脂,从此,“游溪”改名为现在的“油溪”。
油溪镇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尚待考寻和发掘,建于明朝的高峰寺,位于油溪镇最高处,寺内有十殿阎罗,木骨泥身,巧涂彩色,栩栩如生,惜被捣毁,庙宇拆除。位于金刚社区的梧桐土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证实遗址距今已有3000余年,为商周时期古遗址,存于三星堆文化晚期至十二桥文化早期,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油溪有桥曰“明月”,单孔,孔上凿一弯月图案,桥孔正中处刻“庆长春”,光绪三十二年间由油溪士绅筹款重修而成,“明月”乃桥身如弯月,而“庆长春”的美好寓意,也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共同期盼。
近几年来油溪大力挖掘油溪的特色美食,油溪粑是油溪地区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等重大节庆必吃的传统食品,目前挖掘传承的有篾圈粑、蜘蛛粑、猪儿粑等30多种,别具特色,粑乡文化也逐渐走出油溪,如今渐渐被更多人熟知。
江津区“乡村著名行动”,走进镇街、村落、学校大力宣传各镇乡村文化,旨在深化乡村地名的管理和服务,为乡村命名、让乡村亮名、促乡村知名,也为乡村振兴注入精准、统一、详尽的地名服务力量。
走进油溪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