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江津在线 网站首页 江津概况 人文历史 查看内容

11.28纪念江津解放60周年

2009-12-10 00:00| 发布者: 江津在线婷婷| 查看: 1843| 评论: 0|原作者: 庞国翔

摘要: 县城,战士手中那面火红的战旗,化为照亮津城的阳光,开启了江津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历史新纪元。60年来,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的江津人民,用智慧和汗水使江津发生着沧桑巨变,描绘出一 ...
县城,战士手中那面火红的战旗,化为照亮津城的阳光,开启了江津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历史新纪元。60年来,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的江津人民,用智慧和汗水使江津发生着沧桑巨变,描绘出一幅幅气壮山河的历史新画卷。今日,就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点燃记忆的火花,找寻屹立于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历史见证者】 
          顶着初冬瑟瑟的寒风,穿过热闹的大同路步行街,11月26日上午,记者如约叩开了罗昌一先生的家门。稀疏的白发、瘦削的身材、炯炯的双目,已经86岁高龄的罗昌一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作为当年江津解放的亲历者,罗昌一对记者敞开心扉,倾诉了对那段革命岁月的记忆—— 
          1949年11月25日,大哥罗履诚找到正在兴仁商业高级中学教书的我,紧张地说:“我们恐怕要出去躲几天。国民党的军队要撤走了,这些残兵可能会对老百姓下毒手!” 
          是时,国名党366师驻守江津,知道大势已去,便陆续从江津城区撤走。当时的几江城区很乱,商家和百姓都惧怕撤退的国名党军抢劫,纷纷紧闭房门。考虑到一家大小的安全,我接受了大哥的提议,带着全家连夜从居住的四牌坊街躲到了五举沱粮站附近。 
          “解放军马上就要进城了!”11月28日上午,我从朋友那里得知了这一喜讯。我原来就知道共产党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是我们老百姓的军队,便安心地带家人回到了家中。 
          第二天凌晨,零星的枪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还有人喊:“解放军来了!”于是我急忙起床,跑到了街上。那时大多数房门依然紧闭,很多人还是躲在家里挤在门缝往外面看,也有不少像我一样了解共产党的年轻人站在路边等待。 
          大约早晨8时许,一支约一个排的解放军队伍来到街上。他们三五个走在一起,穿着很朴素,但很精神,样子很和气。于是我大着胆子向他们打招呼:“解放军同志,辛苦了!”他们转过头对我亲切地笑道:“老乡好!”当时,我的感受就是:共产党的军队好和气呀! 
          那些躲在屋里的老百姓看见解放军对我们这样和气,加上原来就晓得一些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心中疑虑顿消,紧闭的房门纷纷打开。 
          9点钟左右,老百姓们陆陆续续从家中汇集到了街上,不断有人向解放军打招呼:“解放军同志辛苦了!”“解放军同志,喝口水嘛!”“解放军同志,进来休息下!”……还有些小孩子一边跑一边高兴地喊:“解放军来了哦!解放军来了哦!”整条街成了欢乐的海洋。 
          短短一上午,城里就恢复了正常秩序。 
          【镜头回放】 
          1949年11月初,解放军第一、二、四野战军开始向大西南的川黔两省发动进攻。在人民解放军强大攻势下,蒋介石妄图在西南负隅顽抗,命杨森驻守重庆,调胡宗南部守白市驿机场,驻防铜贯驿、来凤驿,命驻防江津的国民党366独立师师长谢直,在胡宗南第一师未到江津北岸布防以前,务必阻我军于南岸。 
          撤离时,胡部将所有船只带到北岸烧毁,同时命令炸毁江津被服厂。谢直是江津金刚沱乡人,受共产党统战政策的影响,审时度势,决定起义。此时,全县地下党员已发展到915人,加上外地党组织来津发展的83人,计998人。 
          中旬,二野三兵团联络部朱炳辉到谢部传达党的指示:谢部不必在江津县城起义,可撤退至江北,据守成渝战略通道,以掩护我军渡江,并相机争取罗广文部起义。谢遵照指示作出部署。 
          25日,地下党中心县委书记李培根召集党员会议,布置迎接江津解放工作。27日,谢直部在璧(山)永(川)交界处截扣胡宗南部运送军需物资汽车100辆,大大削弱胡宗南准备固守江津北岸的力量。 
          11月27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12军副军长肖永银率部解放綦江后,即挥第34、35、36三个师顺綦河而下,经过广兴、五福、贾嗣,奔溪口,最后在小河坝(今西湖)分三路挺进江津县境。其中,东路由尤太忠率34师,经真武,取仁沱,至江口,抢渡长江;西路由35师104团索成泰率部攻金泉,走沙埂、占李市,据慈云、进白沙,兵临长江;中路由35师、36师李德生、邢荣杰率部经金泉,占仙池、过高牙,奔江津,锋指江北。 
          28日黄昏,366师全部按党的指示撤退过江,没有作抵抗和拆卸民房修筑工事。下午15时左右,解放军35师先头部队103团尖刀排进抵江津城关东门口,地下党县委书记李培根等立即出门用“红缨”的暗号与解放军接上头,打开城门迎接解放军入城。下午5时,在中共江津中心县委的组织下,群众沿街点灯、张贴标语,欢迎解放军入城。此时,国民党县政府全无一人,县长翁话圃当日上午就翻墙逃走。解放军和地下党员立即接管重要机关,江津县城解放,共产党员身份公开。 
     
      几江城区全景。谢洪均 摄于2009年7月20日【历史的背面】   地下党员四入江津被服厂 
          江津被服厂是国民党在西南地区一个较大的后勤军需工厂,其前身为北京被服厂,几经变化。1946年6月,更名江津被服厂,隶属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实行军管厂长负责制,拥有厂警卫队武装100多人枪。该厂主要生产军需服装、被盖、蚊帐等军用物品,是国民党西南军需被服的主要生产厂家。1949年10月改名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第三被服厂被服分厂,有军工和其他职工2000多人。 
          1947年,中共南方局青委派遣地下党员李启明到津,以税务局工作人员身份为掩护,逐渐打通了江津被服厂的关系。李启明先后团结了卢慧英、倪雪涛等人,通过这些人的社会关系,介绍进步青年周宇文进厂当工人,预备结交工人朋友,拉拢厂警卫队,从而控制这支武装,将其拖到江津南部的四面山地区配合川黔边斗争。但由于没有组织基础,该计划未能实现。 
          次年春,地下党员侯世琼受党派遣,以该厂子弟校教师身份为掩护,秘密在江津被服厂建立了党组织。因之前团结的卢慧英等人的社会关系,侯世琼站稳脚跟后,对戴勤英、刘惠民、吴鹏里等工人积极分子进行了培养,但同时也引起了敌特的注意,是年冬天,她从被服厂撤离。 
          随后,地下党员谢石钧秘密潜入被服厂,向先期入党的吴鹏里传达指示,要求发动广大职工开展护厂斗争,保护厂房、机器设备等不受破坏,掌握厂警卫部队武器弹药数量,看住厂方首要人物,防止敌方转移资产资料潜逃。与此同时,共产党员肖鸣珂也进入被服厂,摸清了主要车间缝工部的设备情况,吴鹏里则利用与警卫队上尉队长章从林的同乡关系,掌握了厂警卫队的武装配备和警卫情况。1949年9月下旬,以上详细情报被送至江津中心县委。 
          其时,国民党大势已去,地下党员数次做该厂国民党厂长赵松涛的工作。最终,1949年11月28日,在赵松涛配合下,厂警卫队向解放军全部缴械。1950年1月,江津被服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被服三厂接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后勤部第一被服厂。 
          秘密会议护路保坝 
          江津境内的顺江猫儿沱到綦江县城长达67公里的綦江铁路,是当时四川省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也是1949年以前江津境内唯一的一条铁路。通过江津县的广兴、夏坝,五岔、贾嗣、西湖、青泊、真武、仁沱、顺江等集镇。架有贾嗣等大桥5座,小桥8座,涵渠155座,是当时重庆煤、焦、铁等矿和粮食运转的重要运输线。 
          綦江河在江津段上建有3个大闸坝。綦江发源于贵州,古称夜郎溪、南江,由南向北流向,全长215公里,江津境内长58公里,在江津县广兴乡彭桥处流入江津县境,流经广兴、夏坝、五岔、贾嗣、西湖、青泊、真武、仁沱、顺江等集镇后注入长江。 
          由于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形势发展较快,地下党津南工委綦河特支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宣传发动群众,保护綦江铁路和綦江上的三个闸坝上。 
          1949年8月上旬,党员戴德度被组织派遣到綦河畔的西湖乡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开展党的联系工作。中旬,特支的郑重宣到沿江的仁沱、真武、顺江、广兴、杜市、五岔等地,深入到农村院坝、场镇茶馆、学校和码头等,实地调查当地的社会上层动态和掌握当地政权中的敌特务情况。8月底,戴德衡、戴德度、郑重宣、黄光明等召开专题特支会议,将护路护坝工作提高到保障人民解放军顺利从贵州进入江津,协助江津渡江战斗顺江战场的顺利进行,加速重庆解放的高度。 
          此时,我解放大军乘胜前进,已经逼迫綦江,国民党十五兵团司令罗广文将所属各军从大巴山调至长江以南川东各县和贵州边境驻防。其一○八军部驻守綦江县城,罗广文兼任军长坐镇綦江指挥,号称在綦江河、与江津交界的伏牛溪等一线屯兵10万。敌人扬言,若在綦江河一带抵抗无效,将炸毁铁路和闸坝。 
          针对这一紧急情况,中共綦河特支再次在青泊乡地下党员林柱家召开秘密会议,会议传达了津南特支等上级党组织关于护路护坝的指示精神。 
          会后,地下党充分发动铁路工人、闸坝工人和当地群众进行护路护坝,同时组织地下党员和积极分子分段坚守,并发动当地上层开明人士关系开展护路护坝工作。最终,綦江铁路和綦江闸坝在国民党军队溃退时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完好地回到了人民手中。 
          争取守军阵前起义 
          1949年11月14日,蒋介石由台湾飞抵重庆坐镇。为给其残兵败将加油打气,蒋公然宣称国民党军在西南地区尚有100多万人的军队,鼓吹为保卫大西南而战斗到底。同时,为扩充兵力,蒋介石命令西南长官公署迅速成立了364、366、367三个独立师,其中366独立师驻防江津。 
          16日,蒋介石在林园官邸接见366师师长谢直,勉戒他为驻防家乡尽忠报国,并发出三条具体指示:在江津城外构筑野战防御工事,撤除城郊民房,扫清射界;当胡宗南部队在江津长江北岸布防完毕后,366师撤退江北,渡江之后将南岸所有船只驱往北岸烧毁,以阻止解放军由此渡江进攻重庆;撤退时彻底炸毁江津被服厂。 
          谢直,1934年投考国民党中央军校,1938年,在西安任独立工兵第三团少校连长。但从学生时代起,谢就多次与共产党员接触,其政治立场一直受中共方面影响。出任366师师长后,江津地下党和江津军界前辈夏仲实一再劝告其务以乡梓为重,一定要做到保境安民,不可在家乡发生战祸。在解放军强大军事压力和党的统战政策影响下,谢直意识到只有率部起义,才是唯一出路。所以对蒋介石的命令,谢直均有分寸地采取各种办法敷衍应付,并暗中派其叔父谢公权向党联系,请求党迅速派人到江津指导366师起义。 
          为配合解放重庆,谢命令其直属的学兵团由璧山县城移驻成渝公路上的要冲丁家坳,准备在必要时截断此陆上交通要道,将所辖的1096团调驻白市驿,与其拜把兄弟367师师长艾绍珩约定,关键时刻共同封锁机场,截断空中航线。 
          1949年11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三兵团联络部的朱炳辉化装抵达江津,与谢直秘密会见。为争取罗广文兵团同时起义,以彻底瓦解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尽快解放全川,朱炳辉转达党组织要求:366师撤退到长江北岸,以掩护解放军渡江,然后跟着国民党军殿后部队撤退,这样可保证我军逐步靠拢围逼罗广文兵团,以敦促其起义。 
          按照这一部署,谢直部最终尾随国民党军至四川郫县,完成军事掩护后宣布起义。 
          与此同时,分布在蔡家、龙吟、太平等地区的地下党组织,采取多种措施控制地方武装。如津北工委先后控制了500多人枪的地方武装(以乡保丁为主)、李市区委控制和掌握了60多条枪的乡保丁武装、津南工委也掌握了大部分乡保丁武装、津巴特区委员会(双福)同样控制了一定数量地方乡保武装,这些措施确保了我军顺利解放江津广大城乡地区。 
          江津中心县委成解放“指路灯” 
          解放战争后期,江津党组织蓬勃发展,党员人数日益增多,活动区域日益增大。1949年7月18日,川东特委临时负责人在临江路45号举行的会议上,决定进行组织调整,在原川南一工委、二工委地区和上下川东地区分别成立江津等11个中心县委和合川县委,其余地区仍实行单线联系,其中在川南一工委下设了江津、荣昌、泸州、江(安)长(宁)、古蔺5个中心县委。 
          在此之前,江津县委不是隶属于巴县中心县委,就是隶属于綦南中心县委。临江路会议精神传达至江津党组织后,江津中心县委即秘密成立,除领导江津本土的斗争外,还管辖由江津地方党组织发展的永川和贵州习水的党组织,书记由李培根担任,副书记凌照远,委员张岚星、熊伯涛。由此奠定了江津地方党组织独立工作的格局。 
          江津中心县委成立后,针对江津实际,制定出落实“迎接解放,配合接管”指示的斗争策略,以统战工作为重心,组织保护江津被服厂,策动国民党驻军366师起义,保护江津的城关、白沙两大重镇。同时继续发展组织,扶持江津境外的党组织走上规模,贵州习水党组织得到壮大,形成两大中心区域,随着解放的临近,两个中心区域的组织进行了融合,为稍后成立中共习水临时县委提供了干部队伍保障条件。 
          笋溪中学地下党员“虎口逃生” 
          1949年,蔡家的笋溪中学是当时江津地区地下党活动最为频繁的地方。因此,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就派人包围了学校,并架起机枪,摆出随时要杀人的样子。 
          随着解放的日子越来越近,一些反动头目按捺不住了,认为反正自己都要完蛋了,不如先在笋溪中学师生里找几个垫背的。于是,他们找到当时国民党蔡家区署的区长邓荫黎,要求他出面把笋溪中学师生集合到蔡家场口操场上审讯,发现有问题的就立即枪毙。 
          而此时的邓荫黎却有自己的考虑:解放军就要打过来了,要为自己的后路着想。于是,他就来个折衷:先报批再审讯。 
          当邓荫黎派出的拿着审批单的国民党官员到达县城时,国民党县政府的官员们已经惶惶如丧家犬,全都跑了,只有一个办事人员让他“看着办”。 
          持单人在返回李市时,碰上了解放军,他吓得把名单撕个粉碎丢到水田里。笋溪中学的革命同志终于“虎口逃生”。 
          【黎明前倒下的英雄】 
          荒草萋萋,坟冢重重。沿着艾坪山烈士陵园长长的石梯拾阶而上,就来到了江津解放时壮烈牺牲的9名英雄的遗骨安葬处。长风呜咽,大江悲涌,守陵的老人庄重地在墓前放下一束万年青,为记者讲述了那段悲壮的故事—— 
          1949年11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106团奉命兵分三路一举解放了江津县城。为配合重庆解放,106团指战员奉命强渡长江。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渡江部队上路从五举沱出发,中路从通泰门出发,下路从东门公园出发。除上路渡江部队未受到敌人的阻击外,中、下两路渡江部队都遭到中渡街守敌的重火力阻击。特别是下路渡江部队第一只木船划到江中就遭到敌军迫击炮和轻重机枪的射击。船上的解放军战士英勇还击,浴血奋战,但由于敌人火力太猛,在激战中9位解放军战士和3位船工壮烈牺牲。 
          牺牲后,3位船工的遗体由家人领走,9位解放军战士的遗体则安葬在东门河边。直到1968年,江津南门烈士陵园建成,才将烈士遗骨移葬至陵园内。2002年1月,9位烈士的遗骨被移往艾坪山烈士陵园。 
          当时,人们一直不知道这些为解放江津洒尽热血的英雄的姓名和籍贯,直到2001年底,才终于查到了当年在解放江津渡江战斗中牺牲的9位烈士中,有106团二营指导员高根白(山西省平定县人)、106团二营五连指导员邵永发(浙江省东阳县人),这两位烈士的英名已刻在艾坪山烈士陵园的烈士碑上,另外7位烈士成为江津人民永远怀念的无名英雄。 
          一个甲子的岁月中,那些年轻的生命,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英雄儿女们,将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抛洒在帅乡大地上,变成有名或无名的坟冢,与山林、流水、风声为伴。9名在黎明前倒下的英雄,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14003427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9006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20】1961-212号
Copyright(c) www.E47.cn Since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