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江津在线 网站首页 江津概况 名人名企 查看内容

满目青山夕照明—记离休干部魏澹同志的事迹

2012-10-12 00:00| 发布者: 江津在线小唐| 查看: 2027| 评论: 0

摘要: 题记:1977年5月14日,叶剑英元帅在过完80大寿之后,写了一首七言律诗《八十书怀》。这首诗一扫古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消沉暮气,气壮山河地写道:“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为人生夕阳时光描绘 ...
题记:1977年5月14日,叶剑英元帅在过完80大寿之后,写了一首七言律诗《八十书怀》。这首诗一扫古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消沉暮气,气壮山河地写道:“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为人生夕阳时光描绘了一幅青山葱郁、霞辉灿烂的壮丽画面,那崇高气节和风范让世人景仰。1979年,聂荣臻元帅在他80岁生日时书写了“喜松柏之气概,念四化之早成”的人生箴言,寓意革命精神如松柏长青,将托起民族复兴的朝阳。时下,人们欣喜地看到,老一辈革命家的品格风范,正在走向复兴的大道上得到传承和弘扬。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介绍离休干部、原二野军大老战士,现任江津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魏澹的模范事迹。
   
        魏澹,1929年9月生,浙江杭州人。1949年5月考入二野军政大学。参军不久,就告别家乡和亲人,跟随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在艰苦卓绝的行军战斗中,经历了强渡乌江天险、白马山激战等血与火的考验。1949年12月,由部队分配到江津参加征粮剿匪、清匪反霸、土地改革等运动。后转业到地方,从此扎根江津,在他钟爱的第二故乡一干就是四十二年。1991年3月,经组织批准离休。离休后的21年,仍满怀壮志,全身心投入关心下一代工作,精心守护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展现了一幅“夕照青山”的绚丽图景,谱写了一曲以奉献凝铸晚节,用余辉托起朝阳的晚霞颂歌。
   
        传递火炬
   
        人生如画,岁月如歌。1949年带着刘邓首长教诲留在江津的魏澹,在那激情燃烧的年代,一干就是40多年。青春年华已渐行渐远,白发悄悄爬上两鬓。长大成才的儿孙们,都已爱上巴渝大地,在这片热土上延续着父辈的事业。献了青春献子孙,这是魏澹老人和在津的军大战友们的深情选择。
   
        花甲之年的魏澹步入人生的晚霞时光。1991年3月,带着对峥嵘岁月的记忆和对第二故乡的依恋,魏澹从江津县林业局调研员岗位退下来,当时他身体还硬朗,有两家林业企业打算高薪聘请他。魏澹因另有打算,便婉言谢绝。原来,在上年2月,魏澹获悉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当时省、市以下关工委机构还未组建,许多人对此并不介意。而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历练的魏澹,以特有的政治敏感,意识到全国关工委的成立,是要大力加强青少年教育工作。他暗自思量:我离休后可以办这件事情啊!
   
        关心下一代成长,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魏澹对此早有思考。同他一起留在江津的二野军大学员共有100多人。他们有的亲自见过刘邓首长,聆听过刘邓首长的教诲,许多同志经历过枪林弹雨、出身入死的惨烈战斗,都是有传奇故事的人。1987年12月,魏澹倡议成立二野军大江津校史研究会,发动军大学员撰写回忆录。1989年8月,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40周年时,一本记录二野军大在津学员战斗生活的回忆录《熔炉颂》编辑出版。人生易老,一些学员积劳成疾,相继离世,抢救文史资料工作迫不及待。在魏澹主持下,搜集了许多珍贵文稿和感人故事。
   
        魏澹离休不到一个月就忙碌起来。一想到全国关工委已经成立这件事,他和老伴袁静(也是二野军大学员)内心就很不平静,总想由此破题做点事。老俩口商量,把三位二野军大老战友请到家里,五个人聚在一起商量。魏澹从全国关工委的成立,讲到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鉴于当时重庆和江津关工委还未建立,魏澹提议在二野军大校史研究会设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征求大家的意见看行不行?战友们从魏澹睿智沉稳的目光里,看到了坚毅、执着和胸有成竹,大家二话没说,都表示赞同。经过商议,决定以原工交中学作辅导点试试看。消息不胫而走,听说老领导、老同志要来讲革命传统和英模故事,工交中学校园顿时沸腾起来。在首场报告会上,魏澹和二野军大几位老同志,从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解放江津,讲到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师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会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此后,革命传统教育被列为该校德育教育的课程,江津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第一个平台顺利搭建起来。
   
        1991年,重庆市关工委成立,二野军大江津校史会 “关工小组”对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探索,得到充分肯定。1992年11月底,原二野军大老首长张衍将军受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原二野军大党委书记刘华清上将的委托专程前来成都、重庆、江津等地看望当年的二野军大学员。12月5日,张衍老将军在参观江津工交中学时,对二野军大江津校史研究会开展关心下一代、教育青少年工作给予高度赞扬,并勉励将革命传统教育发扬光大。
   
        带着二野军大老首长的殷殷嘱托,魏澹倾情投入革命传统和精神的火炬接力。他认为老一辈应该给下一代多做些事。于是,他夜以继日地操劳,搜集整理革命先烈和英模的事迹,亲自动笔撰写材料。累了,洗个冷水脸;困了,喝几口浓茶;停电了,就点着蜡烛继续写。通过广泛收集资料,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先后写成《继承红军光荣传统、弘扬长征革命精神》、《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解放大西南战役》、《邓小平的故事》、《革命故事代代传》、《江津烈士事迹》等47篇讲稿,共计51万多字。在魏澹的带动下,江津军干所一批离退休老战士,也纷纷提笔撰写回忆录,将自己在淮海战役、渡江作战、进军大西南、解放江津、剿匪战斗、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的亲身经历,逐一整理成文,为开展青少年教育准备了大量资料。
   
        三年之后的1994年12月,江津市关工委成立,市政府在新落成的办公大楼专门提供了两间办公室,并安排了办公经费。随后,江津各部门、学校和镇街关工委相继建立,都由在职党政主要领导任名誉主任或主任,由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任常务副主任和副主任,从组织机构上保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开展。魏澹担任江津市关工委副主任,后又任江津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此时,二野军大江津校史会“关工小组”成员增加到40人,亦随之更名为关工委。
   
        关工委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在广大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以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革命传统教育,传承革命精神,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随着各级关工委机构的建立,魏澹辛勤整理的资料被派上用场。一个由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组成的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团组成,魏澹担任团长。接着,区关工委先后组建四个报告团。报告团成员中,有江津县(市)党政老领导,有聂帅母校江津中学老校长,还有军队干休所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战士。一次又一次的报告会,将老一辈的革命经历变成下一代人的共同记忆。2007年5月,魏澹向驻津部队警卫连作《解放大西南战役》报告,官兵们被革命前辈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精神深深感动。之后,有十多位青年战士向连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离休21年来,无论盛夏酷暑,还是风雪严冬,魏澹都不辞辛劳地深入城乡学校、机关单位及驻军连队作报告,先后作报告380多场,有28.3万人次接受了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形式由开初单一的报告会扩展到讲故事、开办讲座、知识竞赛、家庭走访、清明扫墓等。工作范围由工交中学辅导点逐步扩大到18所中小学和驻军77126部队警卫连、通讯2连等单位。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懂得新中国来之不易,好日子是革命先辈流血牺牲换来的,从而倍加珍惜,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信念。
   
        2009年是共和国60华诞之年,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部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见》,要求“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到群众中,特别是青少年中宣讲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为贯彻中央的指示,魏澹倡议从历年来报告团的讲稿中精选一部分,汇集成书,书名为《夕阳余晖映朝阳》。该书编委会由原中共江津县委书记周克勤担任主任,魏澹担任副主任,原江津市政协主席汪代燮担任主编。书稿整理编辑完成后,由江津区关工委出版,供各级关工委和中小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之用。此书汇集了传统教育、校外辅导、法制教育、科技辅导四个报告团的近20位成员撰写的 32篇文稿,共16.7万字。作者都是“跨七奔八”的老战士、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和老模范。书中刊载了魏澹和老伴袁静的十篇珍贵的回忆录。时任江津区委书记王银峰为此书题词:“夕阳尽情献余辉,朝阳东升大地暖。”时任区长关海祥题词:“余辉传承起生机,真情关爱育新人。”都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时任江津区副区长、区关工委名誉主任邓清洲为此书作序,热情赞扬“该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既有光荣传统,又有时代精神;既有革命战争年代的史实,又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故事;既有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又有建设时期的先进人物,既有如何励志成才当一名优秀学生的讲座,又有科技辅导报告,具有较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可读性,为在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而贴切的教材。”
   
       情系百姓
   
        在魏澹看来,一个人在有职有权之时,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在无职无权之时,要做到情为民所系,在群众和执政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领导们能随时了解社情民意,听得见群众呼声。
   
        2003年2月、2007年1月和2012年1月,魏澹连续三届当选江津市第十四届、区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在履职的10余年中,恪守“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当好维护公众利益、服务人民的公仆。
   
        2003年夏天,江津城区滨江路不通公交车,市民出行只能靠步行或打出租车,在滨江路沿线居住的市民意见纷纷。魏澹深入社区和居民小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提交《开通滨江路到艾坪山6路公交车的建议》,还七八次亲自跑到交通局协调,讲明开通6路车的急迫性。几经努力,6路公交车终于开通。此举既方便了滨江路沿线群众的出行,又为艾坪山的农民进城销售农副产品提供了便利。人们称赞这是魏澹老人给群众带来的福音,他却谦逊地说:这是我当人大代表应尽之责!
   
        2006年,“留守儿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魏澹立即到西城小学调查,了解到该校有“留守儿童”192人,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29%。他们有的因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因父母离异,无人照料,由祖辈隔代抚养……。这个柔弱群体多么需要全社会关爱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撞击着他的心灵。他认为,关爱一个“留守儿童”就是关爱一个家庭,优化一个社会细胞,消除一个不和谐的因素。为此,他提议由二野军大江津校史会关工委、西城小学关工委、大西门社区关工委联合成立“留守儿童”之家,逐个建立 “留守儿童”档案。同时,他还组织一批老同志担任“代理家长”,同31名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印发有结对双方的居住地址和电话的联系卡,开展 “六个一”关爱活动。由魏澹老人结对帮扶的成玲、王杨春、涂红倩3名留守儿童,品德和学业进步都很快。此后,为“留守儿童”安排“代理家长”、 结对帮扶的办法得到推广。魏澹和区关工委总结出实行“五个坚持”(即心理引导、思想交流、学习辅导、亲情关爱、物质帮助),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经验,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
   
        2007年7月,魏澹得知区供销、粮食系统部分五十年代参加工作的退休职工,身患重病因没有医保而无钱医治。群众利益无小事。魏澹立即和原县委书记周克勤一起,写信给时任区委书记王国富反映。王国富书记及时批示落实专人办理,还给周、魏两位老人家回信,感谢他们对区委、区政府工作的支持和关心。几经努力,2007年底和2008年初,供销、粮食系统的2100多名退休老职工相继落实了医保,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同年,滨江路西段林业局侧边的下水管道损坏,导致3539厂排放的污水在马路上横流,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和附近群众的生活。因维修管道所需经费巨大,工程一拖再拖。对此,魏澹及时向区政府副区长汪伯涛和市政园林委写书面报告,并督促办理。促成3539厂出资近30万元重新安装管道,彻底解决了这个“老大难”问题。
   
        在担任人大代表期间,他通过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先后向区委、区政府提出《关于动员全区离退休教师投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建议》、《关于从速恢复重庆电视台天气预报中江津天气预报的建议》、《关于缓建四大机关办公楼的建议》、《关于在一些干部中狠刹赌博风、走读风、吃喝风的建议》、《关于提高村居干部工资待遇的建议》《关于创建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议》、《关于在建国60周年之前维修烈士陵园的建议》等共27条,条条建议都关系民生大事和百姓利益,大部分都被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采纳。保持着公务员的政治本色的魏澹,被江津区(市)人大常委会评为“优秀人大代表”和“先进人大代表”。
   
       奉献大爱
   
        高尚的人总是把奉献社会作为人生一大目标。对社会、对他人、对下一代做出实实在在的奉献,魏澹老人就是这一崇高目标的践行者。
   
        1995年,魏澹从江津市“希望工程”办公室了解到,国家级贫困村四面山高滩村小学五年级女生吴盛梅,因家庭贫困濒临失学,魏澹便立即给她解决了学杂费和生活费,升入中学后又每年资助她2000元,还送给她衣物、文具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励志书籍。魏澹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为激励这位女孩成才的动力。2001年吴盛梅以569分的好成绩考入重庆邮电大学,获得西部助学金2万元,成为高滩村第一位大学生。2005年被广东电信公司录用,并光荣入党。
   
        2001年12月15日,魏澹收到了山区教师游礼云的求援信,反映云谷村小学无钱改厕和贫困生的状况。他立即四处奔走呼吁,请求农机水利局资助8000元,为学校新建厕所,又请新华书店捐助学校安装价值870元的光灯32套,又组织二野军大老同志捐资3200元,资助8名特困生;还动员林业局职工捐资3020元,为学校建立了扶贫助学基金。
   
        2005年4月,魏澹收到紫云初中三年级贫困生陈贵凤充满迷茫和感伤的来信,说家里一贫如洗,无法供她上高中,眼看就要失学了。情急之下,魏澹立即回信勉励她要坚强地战胜困难,同时给她寄去1000元渡难关。帮助她落实在几江中学上高中,协调学校为她减免了学杂费和住宿费,还每月补助她伙食费200元。魏澹老人每年资助她1500元。寒冷的冬天,因棉被单薄,陈贵凤患了感冒,魏澹和老伴便及时送去毛毯御寒,陈贵凤感动得热泪盈眶。在两位老人的呵护下,陈贵凤奋发努力,品学兼优,当上班长,期末考试名列全班第一名。
   
        2009年,魏澹从《江津日报》看到,未满16岁的柏林镇贫困生任珍玉以634分的高分考上了厦门大学,但她从小与种地务农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家庭无法承担高昂的学费。时任区委书记王银峰为贫困生任珍玉作出批示,魏澹老人立即响应,主动资助任珍玉2000元;又冒着高温酷暑,到区教委协调,为她落实了2.4万元的扶贫助学贷款和贫困新生助学金,使她圆了大学梦。
   
        2009年11月,四牌坊小学二年级学生刁瑞雪患上败血症和骨髓炎,治疗所需费用要7万多元,面对生命危在旦夕的女儿,父母因无法凑齐巨额医疗费而陷入绝望之中。魏澹获悉,立即拿出1000元亲自送到学校,又发动全校师生捐款6.3万元,使小瑞雪终于得到及时救治。第二年元旦刚过,小瑞雪的父母来到魏澹老人家里致谢,一进门就跪在地下,泣不成声地对魏老说:“谢谢您救了我的孩子!您是我们的恩人啊!”
   
        从1995年起,魏澹个人捐赠扶贫助学资金达13.3万元,向有关单位筹集资金4.7万元,资助62名濒临辍学的贫困生重返校园。众人拾柴火焰高,他发动和组织二野军大30位战友向希望工程捐款,18年来共捐资28.81万元,先后使380名贫困生重返校园,并向山区学校赠送各种图书1.17万册。魏澹先后捐助的贫困生徐晋、刘容、白霞、杨静等7人,一个个都跨进大学校园。2009年考上西南财经大学的徐晋,在感谢信中写道:记得1998年6月,在我面临辍学边缘最困难的时候,遇上了您这位最亲的人,是您通过希望工程资助了我,圆了大学梦。十多年来,您像我的亲爷爷一样,一次次雪中送炭,一句句勉励关怀,为我的人生道路点亮了一盏指引前进的明灯。”
   
        魏澹老人与贫困学生建立了长期的通信联系,有时还翻山越岭到山区看望贫困生。假期邀请他们来家做客,魏澹和老伴像接待孙儿孙女一样,让他们感受亲情般的温暖。看到孩子们一个个成为学校的“三好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魏澹看着对自己最大的回报。这些年来,魏澹和关工委先后收到贫困生汇报学习和思想品德情况的来信370多封。从这些来信中,魏澹和其他老同志享受着“后辈成长我幸福”的欢愉和的成就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生命不息,奉献不止。”这是魏澹的人生格言。济善归真,大德必寿。在老人八十岁生日时,有来自领导的深情祝愿,也有他资助过的成才学子从五湖四海发来的亲情祝福。魏澹的事迹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赞誉。1991年,他被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授予“两个文明建设中先进个人”称号;1998年3月,荣获国家民政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中国老龄委6部委授予“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殊荣;2000年、2005年、2010年连续三次荣获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在他75岁高龄时,作为重庆市唯一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出席全国表彰大会,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2009年9月,荣获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殊荣;2009年10月,当选“重庆市第二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2011年9月,获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授予“三好老干部”称号;2012年5月,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殊荣以及市、区各种表彰奖励20多次。魏澹的事迹先后在《中国火炬》、《中国老年报》、《精神文明报》《重庆日报》等10多钟报刊上报道。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耄耋之年似劲松,志存高远仍从容;霞辉映得青山美,万众齐歌夕阳红。”这是对82岁的魏澹老人充满激情、继续前行的礼赞!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14003427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9006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20】1961-212号
Copyright(c) www.E47.cn Since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