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区发生的通讯网络诈骗案件中,兼职刷单诈骗类案件相对多发。江津区反诈骗中心梳理近期警情,根据发案特点、诈骗手法提醒市民注意防范。 “刷单诈骗”,是一类伪装成找兼职工作的骗局,主要针对学生、宝妈等群体,以及希望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换取一定报酬的人。这种诈骗方式的特点:利用预先垫资,事后结算的方式,欺骗垫资款。
8月20日,平女士到区公安局刑侦支队报警,称其8月19日在明月香山小区出租房内,被他人以做网上兼职为由,引导下载了“飞讯”APP。在多次充值完成“任务”后发现无法提现,意识被骗,共计损失156649元。
8月20日,于女士到李市派出所报警,称其8月19日至8月20日期间,在李市龙吟村富硒街家中,通过手机在网上找兼职,发现刷单工资可日结,操作简单,于是联系对方。在对方介绍下于女士刷了2单,获利50元。后对方一直强调,商品价格越高、垫付金额就多,同时佣金也多。经过对方引导,于女士刷了一个联单,垫付了2000余元后发现无法提现,对方却说需要继续刷,意识到可能被骗,于女士立即报警,共计被骗2476元。
8月20日,林女士到双福派出所报警,称其当天在双福街道福城北苑B区家中用手机上网,被朋友圈“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兼职刷单、日进千元”的广告吸引,联系对方连续刷了4单,垫付了11388元,后佣金无法提现,本金也拿不回来,于是报警。
8月19日,雍先生到嘉平派出所报警,称其家属闫女士当天在嘉平镇笋溪村家中玩手机,下载APP做任务被诈骗62252元。闫女士当天上午通过手机看视频时,发现还有“网上做任务返现”的兼职,视频介绍该任务“时间灵活、随时随地都能做、多劳多得、工资日结”,于是添加视频发布者为好友,向其咨询做任务具体返现规则。经过了解,闫女士当天下午通过手机银行APP,向对方指定用户分别转账588元、5888元、16888元、38888元,做完任务发现并未像“约定”的那样返现,于是联系对方,却发现已被对方拉黑。
骗术解析
①设置诱饵 犯罪嫌疑人通过QQ群、微信、微博等发布招聘广告,打着“高薪”“轻松”的旗号吸引目标群体。 ②博取信任 一旦有受害者主动联系,犯罪嫌疑人便会发布相关任务,并声称只要在网上拍下指定的商品并付款就能获得报酬,当然商品货款需要受害人先垫付。 ③施以小利 当受害人开始“工作”后,犯罪嫌疑人会先给些甜头,第几单会按照约定支付货款和酬劳,骗得信任,让受害人加大投入,多刷多赚。 ④实施诈骗 一旦获取了受害人信任,犯罪嫌疑人就会以“必须刷满几单以上才能结算”“任务出错”“卡单”等各种借口拒绝支付货款和酬劳,并不断鼓励受害人继续刷单,表示只有不断刷单才能拿到之前的货款和酬劳。就这样,受害人一步步被诱入刷单陷阱,不少人为了拿回货款和酬劳,便越陷越深。
不要有“轻轻松松赚大钱”的心理,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 不要因为小利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远离网络刷单,营造公平的、公正的、健康的网络环境。
(来源:平安江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