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首批“枫桥式”司法所 ★为深化“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近日,重庆市司法局决定命名30个司法所为首批“枫桥式”司法所,江津区司法局鼎山司法所成功入选。此前,鼎山司法所已获得2017年“重庆市规范化司法所”、2018年“江津区巾帼文明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鼎山司法所位于鼎山街道下槽房街3号(原老南城派出所内),与江津区人民调解指导中心、鼎山街道联调联处中心合署办公,承担着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民调解、公共法律服务以及普法宣传等多项司法行政职能。鼎山街道辖区幅员面积33.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逾15万人,辖9个城市社区和4个涉农社区。面对人多事杂的挑战,近年来,鼎山司法所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党建引领、法治先行、服务大局、平安为要、人民至上”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职能作用,为基层社会治理、平安江津建设提供了“硬核支撑”。
建设标准阵地 提升为民服务质效
★鼎山司法所兼顾功能多样和便捷服务理念,统一设计、重新布局,业务用房面积由120平方米增加到240平方米,办公室由原来的5间增加到10间,并单独设立了社区矫正接待室、公共法律服务站接待室,以规范化建设塑造了基层司法所新形象。走进鼎山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接待站,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综合服务4个窗口映入眼帘。所长黄建彦介绍,鼎山司法所推行“窗口+办公”站所合一模式,简化了群众办事流程,同时还指导辖区13个社区根据办公场所实际,分别设置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和窗口,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业务需求指引,不断夯实为民服务质效。探索“三度”工作法 “就地解决”基层矛盾
★鼎山街道流动人口多,社会各类矛盾交织且复杂。鼎山司法所利用辖区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构建“网格+调解”模式,与406个网格的网格员紧密联动,矛盾纠纷排查更有“深度”。纠纷化解,普法先行。鼎山司法所深入实施“枫桥经验”江津实践,扩展普法“广度”,将普法融入纠纷化解,通过具体调解个案,点对点式普法。在辖区各类微信群、QQ群推送“津‘微’普法”“津‘案’说法”“津‘云’讲法”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各类法律知识超11万条次,在辖区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此外,鼎山司法所承担着街道联调中心的职责,纵向与社区联调室、小区(网格)联调点构建起“1+13+N”三级联调组织体系,横向通过搭建警调、诉调、访调对接规范化调解平台,开启了“人民调解+N”的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加快了矛盾调处“速度”。“得益于人民调解‘三度’工作法,2022年至今,街道各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952起,涉及金额2600余万元,成功率98.9%。”鼎山街道平安建设办负责人说。提升履职能力 夯实基层法治建设
★鼎山司法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法律服务为主线,以法治宣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为重点,积极探索司法所服务基层法治建设的务实举措。鼎山司法所全力推动辖区高牙、柑园、江州等3个社区创建“法律之家”,搭建了政府部门与社区、社会多方共治的新平台。指导各社区开展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促进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2022年9月,辖区江州社区成功创建“重庆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与此同时,鼎山司法所推选了52名“法律明白人”,鼓励引导其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参与基层依法治理等,影响带动身边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夯实基层法治建设基础,促进街道和谐有序。江津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局将认真总结“枫桥式”司法所创建经验,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整体推进“枫桥式”司法所建设,不断自我加压、自我革新,为建设平安江津、法治江津作出新贡献。
(来源:江津区司法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