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查看: 7513|回复: 0

[人文历史] 夏坝綦河劳动号子 “喊”出来的江津非物质文化遗产

  [复制链接]

902

主题

1106

帖子

772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724
发表于 2023-11-2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劳动号子- 江津非物质文化遗产 -

093898c8ccbdc8a00225d47f093d89cd.jpg

“抬头望哦,有坡上嘿!”“清晨起来,胃口开哟,哟嘿!”“兄弟们,起来咯哟,嘿左嘿左!”......高亢而有力的号子声此起彼伏传递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这便是被列入江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夏坝綦河劳动号子

一曲词调,唱出百家生活

e8331acff303c89f500c9c5eb9786688.jpg

- 夏坝綦河劳动号子 -
夏坝镇地处江津区东南边陲,紧邻綦河流域,而綦河沿河一带自古时起即为纤夫走卒汇聚之地,拥有各类大大小小的码头及物流中转地,不少当地人在这一带靠着担抬重物、打石敲石等“下力”的工作养家糊口,为了“上工”时候更有力,不少人自创口号为自己和工友打气鼓劲,夏坝綦河劳动号子就在此环境下应运而生。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清以前,綦河流域的老百姓在劳动时就会喊出带有节奏的口令,用于发布劳动的指示以及鼓舞工人士气,长久发展,逐渐形成用于各个劳动场合的专门的号子,经过历代夏坝劳动者口口相传,这种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的习俗得以保存下来。
3d213ca3fa40648c7355a89db9e831f7.jpg

劳动号子旋律优美,唱曲多样,哼唱刚劲有力。由号工领唱,众劳工帮腔、合唱的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几个人或十几个人排成队结伴挑担子,大家边走边喊,形成一种“合力”与“和声”,群情激昂,雄风尽展,异彩纷呈。号子唱词有长有短,多取材于百姓日常生活,是当地民风民俗、居民生活变迁的真实写照;号子音调有高有低,綦河夏坝劳动号子曲调分为:抬工号、打夯号、幺工号(休息号)、送葬号等。
92ad4db6702dbf6d6a60815459842d24.jpg

正如唱词里说到,“抬头望,有坡上”,夏坝綦河劳动号子唱的是劳动。一声声朗朗上口的綦河劳动号子,成为夏坝人民一种潜移默化的整体动力,不仅激发出夏坝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的劳动激情和热情,也充分体现他们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劳动者精神。

一把亮嗓,传下民俗瑰宝

1e6e2cfffedfeda1194ea9d4f1b90bfa.jpg

- 夏坝綦河劳动号子 -
袁加杰,家住夏坝镇鸭江村,从17岁起就陆续在村里做一些下力的挑抬工作。50多年的担担抬抬,练就了他“摸石头就能唱”的本事,他被工友们誉为“大抬脚”,是该村仅剩的几个劳动号子“号口人”之一。
baa66fa15941e169383e4c2b97f77eab.jpg

“在六七十年代,我们工资最少每天能拿到1.5元,在当时,算是相当富裕了,完全可以养一家人。”据袁加杰回忆,在他入行之时,夏坝镇正在建设钢铁厂,在机器作业还不盛行的年代,能挑能扛能吃苦的人,不仅工资高,还十分抢手。
af90297e3aa143ce929b537b6eb10b56.jpg

“记得1972年,64个人抬一部几吨重的模具机床,全靠喊号子才能抬起来,当天大家喊号子的声音,整齐而有力,令人热血沸腾。”这是袁加杰从业以来最难忘劳动场景。说到这里,他若有所思,点燃了手中的叶子烟,他说,如今机械化运作代替了人力劳动,下力的行当不再“吃香”,年纪大了,也该退休了,但他仍然为家乡建设出过力而倍感自豪。

一声老腔,传承时代之殇

bb234e347c4ffb53729dcf844868931d.jpg

- 夏坝綦河劳动号子 -
诚然,正如袁加杰所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机械化运作取代了人力劳动,很多传统下力行当消亡殆尽,綦河夏坝劳动号子也逐渐淡出人们劳动生活的领域。据了解,该镇目前仅剩下20余位“号口人”,他们均是60岁以上老年人,经历过那个年代,还记得和会唱个别曲调,也成了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仅有的“守护人”。稍微年轻一代,鲜有会喊号子的人,綦河夏坝劳动号子正面临着断代失传的危机。
0d5a0c7381109742c25b6d1a11301191.jpg

为保住这历史留下的民俗瑰宝,近年来,夏坝镇一直在不断努力,他们一方面通过广泛收集整理,将现有曲调进行完整的记录,使綦河劳动号子具有一套完整资料,并录像保存;另一方面,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对现有的綦河劳动号子传承人给予生活补贴和相关保护措施等。
5fe5e80eb89c018c23914c5a60ee2628.jpg

文化“薪火”的延续,少不了下一代人的传递。为加大綦河夏坝劳动号子的教育传承力度,夏坝镇定期组织相关人员,以“歌”会友,传承学习,希望这种民俗瑰宝能世世代代长久流传。


bb234e347c4ffb53729dcf844868931d.jpg



来源:江津融媒

92ad4db6702dbf6d6a60815459842d2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14003427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9006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20】1961-212号
Copyright(c) www.E47.cn Since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