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江津在线 网站首页 江津概况 名人名企 查看内容

王逸虹:植根于巴渝文化的学者作家

2009-12-21 00:00| 发布者: 江津在线小唐| 查看: 1131| 评论: 0

摘要: 10多年前,重庆诞生了一部充满地域文化特色和生活气息的电视剧《山城棒棒军》,该剧一出,立即红遍大江南北。虽10多年过去了,至今仍长盛不衰,受到全国观众的青睐。“山城棒棒军”俨然成了重庆“代言人”。 这部方 ...
 10多年前,重庆诞生了一部充满地域文化特色和生活气息的电视剧《山城棒棒军》,该剧一出,立即红遍大江南北。虽10多年过去了,至今仍长盛不衰,受到全国观众的青睐。“山城棒棒军”俨然成了重庆“代言人”。
        这部方言喜剧,就出自江津籍的重庆著名学者作家王逸虹之手。为何一部电视剧会有如此反响?也许,王逸虹的人生之路就是答案。
       
    一支笛子 开启文艺之路
      
        1950年,王逸虹出生在贾嗣镇一个教师家庭。1952年,他随父亲来到了积蕴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白沙,他尽情地熏陶着名人文化、汲取着丰富的人文营养,在江津师范附小健康成长。
        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创作了生平第一首诗歌。虽然今天看来十分稚嫩,但那时得到语文老师罗祖宏的高度表扬,并在班上朗读。从此,他与文艺有了不解之缘。
        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一次,父亲到重庆出差,问我需要带什么礼物,我不加思索地回答‘笛子’。父亲回来后,果然给我买了一支很一般的‘闷笛’。这是我生平收到的第一件礼物,整天爱不释手,一有空就拿出来吹。”
        1963年,王逸虹以优异成绩考入江津六中(现白沙中学)。在中学里,讲述古代文学的老师杜师宇的声情并茂,讲述现代文学的老师何朝源的激情飞扬,让他热血沸腾、如痴如醉……由于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加上从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将文学融入笛音中,他找到了表现情感交流的载体。
        “没有那支笛子,我走不上文艺这条道路。”王逸虹激动地说,“真的十分感谢父亲,他给了我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
       
    学习实践 积蓄创作能量
       
        1970年,王逸虹到农村当知青,凭着深厚的文学功底,过人的天赋,优美的笛音,走进了当时的红卫兵宣传队。两年后,他走进了当时享誉川渝的江津川剧团,搞样板剧,负责音乐伴奏。
        当时,江津川剧团艺术水准在全省县级剧团中很出名。王逸虹不懂川剧,就虚心向老艺人学习;不懂创作,就向师傅请教。渐渐地,聪明好学的他,受到了剧团的注意。1975年,在导演刘光斗的指点下,王逸虹独自创作的处女作《送药》上演,得到观众认可。于是,剧团着力培养他走创作之路。
        1978年,川剧团送他到重庆参加地区举办戏剧创作培训班。回来后,在导演关礼云的帮助下,创作《铁牛之路》,并为剧团改编和移植了许多剧本。
        才华初露的王逸虹得到了重庆、江津等文化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也不断获得了被推荐进修学习的机会。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作。1981年,王逸虹独创了川剧《金银坡》,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在四川省优秀剧作评选中获优秀剧作奖。
        由于出色的表现,1984年,王逸虹被调到了重庆市文化局,后来在创作室担任创作室主任兼影视艺术中心主任。
        1986年,他做了一件影响他一生的事情——举办重庆市编剧培训班,邀请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谭霈生等授课。
        谭霈生教授在看了王逸虹的作品后,鼓励他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进一步提高舞台创作艺术。
        1987年,因没有学过英语,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考试未通过,谭教授一边向高教部争取,一边聘请北大外语教师为他补课,最终,王逸虹成为中央戏剧学院的特批旁听生。
        那段时间,尽管北京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但王逸虹天天坚持早上6点起床到60公里外的外语老师家里补课,从未间断过。他将一小块一小块的外语单词张贴满寝室,每天只休息3、4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研究生考试,取得正式学籍,成为了中央戏剧学院的硕士研究生。
       
    植根巴渝 收获创作之果
        
        1990年,即将读完硕士研究生的王逸虹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是留在北京还是回重庆?
        在北京,王逸虹的同学朋友都劝他留在北京发展。然而,对家乡有着绿叶对根的情意的他,研究生毕业后,毅然回到重庆,回到了这片生养他的土地。
        “一个作家,必须植根于一块丰厚的地域文化土壤中,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王逸虹告诉记者,重庆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深得巴渝文化的精髓。
        回到重庆后,王逸虹准备将北京所学运用到创作中去,决定重写川剧《钓鱼城》。然而,重写后的《钓鱼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他陷入痛苦的思考,经过深刻反思,作出从逻辑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型的决定,一切以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冲突为核心,将传统的逻辑思维转向形象思维创作,变剧本传奇的叙事力量为生动活泼的故事情节,展现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观念一变天地宽。在以后的创作中,王逸虹凭着对巴渝文化的热爱、对乡土风情的理解、对生活的执着,把巴渝文化融入到作品创造中,成功走上一条创作之路。1991年话剧《苍凉青春》,获西北区话剧调演剧本奖;1996年,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山城棒棒军》,获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1998年,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共和国之梦》,获重庆市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随后,创作激情一发不可收拾,他又连续创作了10余部剧作,发表论文20余篇。
        孜孜不倦,是王逸虹一生的信念。虽已近花甲之年,他仍在大学讲坛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带一些有创作实力的研究生,再写一两部有影响力的作品,把新时代的重庆精神反映出来。
        王逸虹,江津人。国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家二级教授、一级编剧,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硕士,重庆市省部级学术带头人。曾任重庆市文化局创作室主任兼重庆文化影视艺术中心主任,现任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创作有川剧《金银坡》、电视连续剧《山城棒棒军》、《邓小平在重庆》、《共和国之梦》、《奇人安世敏》等10余部,共有150余集,两次获得国家级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14003427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9006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20】1961-212号
Copyright(c) www.E47.cn Since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