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手机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导航
网站首页
Portal
江津论坛
BBS
今日江津
江津概况
江津楼市
房屋中介
人才招聘
二手交易
相亲婚介
师傅到家
便民指南
下载APP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用户
江津在线
›
网站首页
›
江津概况
›
名人名企
›
查看内容
金融巨子邓燮康:从江津走上扩张路
2013-5-10 00:00
|
发布者:
江津在线小唐
|
查看:
22160
|
评论: 0
摘要
: 历史不仅记录过去,同样联系当下,并关照未来。源于码头的渝商并未简单地“跑码头”,这一群体与时代和社会从来都密不可分。 知过往晓去向 1960年12月,贺龙元帅率领的访朝军事代表团回国,驻京部队的文艺 ...
历史不仅记录过去,同样联系当下,并关照未来。源于码头的渝商并未简单地“跑码头”,这一群体与时代和社会从来都密不可分。
知过往晓去向
1960年12月,贺龙元帅率领的访朝军事代表团回国,驻京部队的文艺战士也应邀参加联欢会,当时30岁的邓敬苏在总政文工团,也参加了演出。聂荣臻元帅把邓敬苏介绍给周恩来总理认识,并说这是自己的江津小老乡。周则很亲切地对邓敬苏说,他知道是邓氏族人安埋了陈独秀先生。
安埋陈独秀的正是邓敬苏的父亲邓燮康。和江津聂氏一样,江津邓氏也是当地望族之一,邓燮康的祖父创办了当地的聚奎中学,邓燮康则主持江津县农工银行,并在6年时间里将这家地方银行增资重组,将业务范围扩大到全国,成为拥有1000多名员工,16个分行、办事处的大型银行。
不过相对于邓燮康的金融才干,他被世人所记住的更多是与陈独秀的交往。而陈的人格与道德则影响了邓燮康一生,他也一直努力做一个纯粹为理想奋斗之人。所以尽管为陈安排身后事引起诸多诘难,但邓表示从不后悔。
邓燮康与陈独秀的第一次交集发生在上海。
1907年,邓燮康出生于江津白沙镇。彼时其祖父邓石泉于1870年创办的聚奎义塾已经成为聚奎小学。而那时28岁的陈独秀已经是芜湖反清组织“岳王会”的总会会长,在当年第三次赴日本留学,学习法国等西欧文化。
邓燮康年幼时,其父邓鹤翘病逝,并把他托付给其六叔邓鹤丹。邓鹤丹也是非凡人物,先中秀才,并留学日本弘文师范学院。邓鹤丹追求教育事业,尤其在意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思想。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邓燮康少年早成。在“五四运动”爆发后,12岁的邓燮康还走上白沙街头参与游行、演讲和发传单。
邓燮康1922年则东出夔门,到上海复旦中学念书。并在1925年考入复旦大学市政建设系。邓燮康踏上上海滩的这几年,时局风起云涌,陈独秀不但与李大钊策动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还连续被推选为中共的最高领导人,经常在上海活动并发表讲演。
彼时邓燮康已经是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一员,也曾挤在激动的青年人中间听台上的陈独秀慷慨陈词。那个时候陈独秀是邓燮康心目中的圣人,在十多年后陈独秀流落江津离群索居,邓燮康与其往来频繁,并多有照顾。
主持江津县农工银行
1930年,学业有成的邓燮康回到家乡江津白沙镇,此时邓氏家族兴办的聚奎学堂正在进行西式改造,邓燮康被族人推举为聚奎中学的第一任校长。邓受新式教育影响很大,他主持聚奎中学后,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仅聘请有名望有实学的教习,还丰富了图书馆典藏,还购置了钢琴等价值不菲的音乐器材,为学生营造音乐教室。邓燮康的教育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当时的江津县城,数家金融机构在此设立分行,可见当地的繁荣情况。当地政府为了支持全县的工农商各业发展,拨款5万大洋,加上社会集资5万大洋,发起成立了江津县农工银行。在社会资本的股东里,邓氏家族占了很大比例。这个时候,有能力有学识又讲诚信的邓燮康被公推为第一任经理。
走上金融扩张之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全国很多大型工商业开始向内地迁移,四川成为抗战大后方,而重庆成为战时政治、军事、文化和金融中心。面对这种时局变化,邓燮康认为战局会改变全国金融业与工商业的格局,在这个非常时期,应该要把握非常之机会。1940年,他建议江津县农工银行增资重组。官股退出,名称改为“四川农工银行”,并且把总部迁到重庆,让这个县级金融机构开始踏出第一步扩张之路。
1939年重庆刚刚经历过日军的轰炸,很多地方被夷为平地,邓燮康领导的四川农工银行便在五四路废墟上新建起一栋银行大楼。1940年总部迁往重庆后,邓燮康立即把握机会,开设自流井分行及蒲河、綦江、东溪、合川、泸州、宜宾等六个办事处。抗战胜利后,1946年四川农工银行还在成都、汉口、上海开设分行,邓燮康把名称再次改为“四川商业银行”,真正的走出夔门,面向全国。在此后,邓主导将银行与美丰银行结为联行,互通汇兑,借助美丰银行的网点将业务发展遍布全国,鼎峰时期银行有员工一千人,有分行、支行和办事处共16个。
安埋了陈独秀先生
在邓燮康开始了金融巨子之路的同时,陈独秀则开始了他的落寞晚年。1933年被“以文字为叛国之宣传”判处有期徒刑13年。1937年提前获释后,陈拒绝向国共两方靠拢,于1938年7月来到重庆。此时陈独秀不再是那个政坛风云人物,更像一个年近花甲的普通老人。在江津,陈独秀离群索居,清苦自持。1942年5月在石墙院寓所辞世。陈独秀生前曾经盛赞邓燮康在长江边的住所康庄景致迷人,邓便捐出家里的前坡为陈的墓园,还在第二年元月为陈独秀墓举行了揭碑典礼,碑上书有七字“独秀陈先生之墓”。邓燮康的大女儿敬苏和二女儿敬兰站立墓碑两侧,在陈学生何之瑜的指挥下揭下了碑上的红绸。
邓敬苏记得自己当时还曾问过父亲,为什么要把一个陌生人埋在自己家里,邓燮康的回答是:“一个人贫病交加,客死他乡,总不能让他暴尸荒郊,无葬身之地吧。”而对那些诘难自己的外人,邓燮康则慷慨以对:“我仰慕这个爱国者的人格和道德文章,身为本地士绅,怎忍看他陈尸于室?”
全国解放之后,金融业统一由人民银行主管,所有地方银行一律停业。邓燮康于是主持将银行余款全部上缴,遣散了近千名员工。由于四川商业银行提前完成停业,邓受到了政府嘉奖,并被委任为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主席,还担任了重庆市人民代表和特邀政协委员。文/图重庆晨报记者 李璐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了邓敬苏主编的《康乐芬芳邓燮康、胡道芬和子女们》一书)
邓燮康的订婚照。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
3 人
)
梦不再来
JJGW
奎星永耀
收藏
邀请
上一篇:
陈富芳5年奔走,只为带114名无名英烈“回家”
下一篇:
吴元明:中印反击战战斗英雄
相关分类
城市概况
特产资源
知名乡镇
旅游名胜
人文历史
名人名企
本土文学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14003427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9006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20】1961-212号
Copyright(c) www.E47.cn Since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