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查看: 5963|回复: 0

[本土文学] 《重庆晚报》刊发作家庞国翔的文学作品:《江津的两个“踩桥”故事》

[复制链接]

1047

主题

1068

帖子

725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258
发表于 2023-3-2 09: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3月1日,《重庆晚报》“夜雨副刊”版面,半版刊发了区文联顾问、区作家协会主席、区文旅委二级调研员庞国翔的文学作品《江津的两个“踩桥”故事》。

c3cdf2e83d8cf2993030f41dae54aa94.jpg



江津“踩桥”的故事
文/庞国翔
江津地处渝西、川南、黔北三地交界处,这是一个具有大山大水特点的地方。区域内除大江大河外,山溪纵横,山川密布。因而江津历史上就建有许多通过山溪小河的石质桥梁,其形态多是小平桥、小拱桥、小卷桥、小吊桥等。江津旧时有一民俗叫“踩桥”,就是桥梁建成后请一个当地德高望重的长寿乡贤来“踩桥”。踩桥人站在桥头,讲一番祝贺的吉利的话,或者宣读一下他准备好的祝愿新桥有如何如何的好、感谢修桥人有如何如何高的功德等等的诗文后,就第一个走过新桥。然后鞭炮齐鸣,大家随即才可通行,这就是所谓的“踩桥”。其实,在江津某个新场、新街修成建好,也要举行“踩场”“踩街”活动后才能开场开街。江津旧时的这“踩桥”民俗,近似于后来的“竣工典礼”,实际就是一个桥梁建成后的通行仪式。这里讲两个江津历史上的“踩桥”故事,其反映了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时代的变迁。
故事一:百岁老人一语成谶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江津龙门滩场水口村的磨担沱走出了一个叫陈锡丰的能干人。他在原四川省万县任邮电局局长兼营商业,由他出面募捐,为其兄在老家的住宅附近修建一座桥梁。因他在其位上,人脉广,人缘好,募资额度很大。但是,钱送回龙门滩老家后,当地主事的却见钱眼开,薄待石匠、木匠和土匠等下力人。因为其待遇差,这些匠人也就偷工减料。最终,桥虽是建起来了,但质量是可想而知的。新桥建起了,要搞“踩桥”活动后才可正式通行。主事的为了将此活动搞得更加热烈和隆重,决定请一个德高望重的长寿老人来“踩桥”。谁能当此荣光之事呢?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当地小地名为“厅上”(后属厅上大队第二生产队)的一个百岁老人。他名叫邱元发,是一名朴实的山民,非常勤劳,也没有读几天书,只能认识自己“邱元发”三个大字,身体比较羸弱。他既不是甲长、保长、乡长,也不是家有数百石稻田的大户人家,更没有见过大世面。只因他是当时的百岁老人,全县闻名,所以主事方就左劝右说,要请他出面“踩桥”。这天上午,主事方用滑竿将百岁老人邱元发抬到现场。踩桥开始,鞭炮齐鸣。一群人将百岁老人邱元发扶上桥头。事前主事的人专门为邱元发编写好了“发言稿”,因为知道他没有文化,年纪又满百岁,怕他记不住,所以就写得很简单,而且又是顺口溜,非常好记。其文曰:我名邱元发,生于乙未年。人生岁月长,已满一百年。今天我来踩桥过,千人修起万年牢。取名就叫磨担桥,千人修起万年牢。一辈子种庄稼的邱元发老人结结巴巴、颤颤抖抖地念完这“打油诗”式的“发言稿”后,背心发凉,额冒虚汗。此时,主事的又上前毕恭毕敬地请他先走过此桥,由于他年老力衰,加上此时无人搀扶,于是双脚就开始打颤。但是他还是大起胆子往前走,但走了几步,双腿打颤更加厉害,同时开始头昏眼花。他感觉坚持不住了,于是伸出双手,向人群和主事的喊道:“牵倒我,牵倒,牵倒……”此时,主事的一边急忙喊道:“老寿星,挺住——”,一边准备上前去牵他。但邱元发确实坚持不住了,又喊:“牵倒,牵倒,我人要倒,要倒,要倒……”其意思是说如果不及时牵住他扶住他的话,人真的要倒下了。在场的群众惊呆了,主事的立即上前扶住了他。这样邱元发在他人的搀扶下才颤悠悠地“踩”过全桥。这场有些滑稽的“踩桥”仪式终于结束了。但是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大概三个月后,这座新建成的磨担桥就被一场不大不小的洪水冲垮。主事的却推卸责任,说是踩桥的百岁老人邱元发说了不吉利的话“要倒”“要倒”而造成,一语成谶。主事者用这样的借口来迷惑群众。桥倒了,桥基尚在,于是当地群众就将此处取名“倒桥”。这“倒桥”之名一直流传至今。

故事二:双溪桥亡羊补牢在江津的地名中,带“双”字的很多,如双河、双石、双山、双桥、双堡、双洞、双塘、双龙、双溪等等。江津的双溪桥就是在此两溪交汇处建起的两座石桥。双溪桥位于今天的重庆市江津区龙华镇双溪村一社双溪口。两条小溪在此交汇后向前流去,最后注入长江。此处是早前江津刁家乡到梁家乡的必经之地,算是一个水陆交通的重要关口。早在清代乾隆元年当地百姓筹集,在双溪交汇合处的沙嘴上建成此桥,双溪桥分为石板桥和石拱桥两座,统称双溪桥。两桥相连,跨过两溪交汇的沙嘴,很有特色。双溪桥东西走向,面积68平方米,该桥架于两溪之上。一号桥为石质卷拱桥,二号桥为石质平板桥,两桥紧紧相连,均用石板铺成桥面,均呈平形。一号桥即卷拱桥高5.5米,宽2.5米,长14.5米,跨度3米。桥上有石栏,高1.2米。二号桥即石板桥高6.2米,宽2.15米,长30.5米,共2墩3孔,跨度为5.5米。桥墩中间刻有花草浮雕,煞是好看。双溪桥修建于乾隆元年,到民国十八年即1929年,已有193年历史的双溪桥的石板突然断裂了两块。这下,百姓过河成了一个问题。于是,当地百姓进行集资修缮。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桥面终于修好。双溪桥修好后要举行一个隆重的“踩桥”庆典,于是主事方就找到当时江津一德镇镇长黄仿尧的父亲黄海山,这一德镇就是现在江津县龙门滩镇。黄海山八十多岁,是当地有名的寿星,德高望重。这个“通行庆典”式的“踩桥”习俗,能请到黄仿尧这样的乡贤出席并发表讲话式的“踩桥”诗文,也算是恰到好处。踩桥这天上午10点,正是吉时,黄海山站在桥头,声如洪钟,朗读了他事先就准备好的踩桥诗——八十老翁来踩桥,千人修起万年牢。重新我来踩桥过,不怕风浪与波涛。黄海山念完,鞭炮齐鸣,欢歌笑语,场面热闹非凡。黄海山走在前面,往此桥走完。踩桥仪式结束,双溪桥又正式通行。但事实上这双溪桥并没有做到“万年牢”。由于每年洪水的冲刷,加上天长日久,桥板开始松动,桥上也没有设置安全栏杆等。1954年7月,龙门乡水平村38岁的妇女主任罗荣辉背着一岁的小孩来乡政府开会,长江涨水,洪水倒灌入双溪口,淹没了双溪桥。她试着踩桥过河,不幸跌入河中,母子遇难,造成家庭悲剧。对此龙门乡召开了隆重的追悼会,并对家属进行了抚恤。龙门乡吸取教训加强了防洪措施,亡羊补牢,在双溪桥上修建了栏杆,防止溺水事故再次发生。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双溪桥失去了原来的热闹,人们再不可能趟水过桥了。桥上行人很少,其通行功能弱化。如今的双溪桥作为地方文物保护点,静静地躺在这片青山绿水之中。因它建造使用年代较久,所以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成为研究清代巴蜀桥梁建筑的实物资料之一。


(来源:江津文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14003427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9006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20】1961-212号
Copyright(c) www.E47.cn Since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