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江津在线 网站首页 江津概况 人文历史 查看内容

新中国征婚第一人主角原是位江津老师

2008-12-1 00:00| 发布者: 江津在线婷婷| 查看: 974| 评论: 0

摘要: 1981年1月8日,丁乃钧的征婚启事刊登在《市场报》上。(资料图片) 1981年1月8日,《市场报》上刊登的一则征婚启事,竟然在18年后被编进了《365个第一次:共和国50年珍贵图录》一书中。因为,征婚的主角丁乃钧,是 ...
    1981年1月8日,丁乃钧的征婚启事刊登在《市场报》上。 (资料图片) 
    
    1981年1月8日,《市场报》上刊登的一则征婚启事,竟然在18年后被编进了《365个第一次:共和国50年珍贵图录》一书中。因为,征婚的主角丁乃钧,是新中国的征婚第一人。 
    
    记者经过多番努力,终于在昨日联系上远在江苏淮安的丁乃钧本人,还原了那段很土但很真的历史。 
    
    
    “右派”期间曾相亲 
    
    
    记者了解到,1981年的江津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在现在的永川境内。该学院更名后并入现在的文理学院。多方辗转,记者找了认识丁乃钧的舒占才,据他介绍,丁乃钧在1981年的征婚,曾经轰动了全国。舒占才在1965年被打成“右派”后,进入永川茶场中队修铁路,与丁乃钧一起干了14年。 
    
    
    “他就是个二杆子性格。”舒占才称,丁乃钧胆子大,又因为政治原因,个人问题一直未解决,反而得到了时任领导的同情。“在领导的默许下,他和队里的一个女医生见过面,还相处过一段时间。” 
    
    
    在舒占才看来,丁乃钧当时可真够大胆的,“右派帽子都没揭,其他人哪里想到要处朋友哦。” 
    
    
    寄出征婚信就后悔 
    
    
    “我已经习惯过平民生活了。”丁乃钧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平静。昨日,记者拨通了丁乃钧家中的电话。 
    
    
    1979年,刚刚揭掉“右派”帽子的丁乃钧,被安排到永川的教师进修学院当数学老师。当时他已经快40岁了。 
    
    
    “征婚并不完全是为了解决婚姻问题。”丁乃钧告诉记者,自己被安排到当地教师进修学院当老师,但自己却想回江苏老家安家。 
    
    
    抱着多重目的,丁乃钧提笔给《人民日报》的编辑写了封长信。信末,他斗胆问编辑能否为他打一则征婚广告。第二天一早,投完信件,丁乃钧就去上课了。 
    
    
    课没上完,丁乃钧就后悔了,下课后,心急火燎地往邮局赶,谎称不小心装错了信,请工作人员帮忙找出来。但邮车已经开走。 
    
    
    被骂“流氓、恶棍” 
    
    
    一个月过去了,就在丁乃钧都快要忘记自己的疯狂举动时,“新中国第一则征婚启事”问世了。启事登在了人民日报社旗下的《市场报》上。 
    
    
    “我们都认为他疯了!”舒占才告诉记者,当时此事在永川和江津的老师之间疯传。丁乃钧成了“流氓、恶棍”。许多人在背后骂他,也有人常奚落他,“丁兄,可否有远方的美人寄信给你?” 
    
    
    “支持的说我胆子大,新潮;反对的说我给社会抹黑、污染社会主义风气。我才不去理他们,随便说!”丁乃钧说。 
    
    
    这则不起眼的征婚广告除了介绍年龄、身高、工作、工资外,还附了一张丁乃钧戴“墨镜”的半身照。“那可不是墨镜,也不是耍酷。”丁乃钧笑着回忆说,当时自己经常戴一副变色镜,照相时闪光灯一射,看起来就像墨镜一样。 
    
    
    内蒙古姑娘千里来渝 
    
    
    这则征婚启事当时并没有很多应征者。但是,三个月后,广州一家文摘小报摘录了这则征婚启事后,全国媒体开始转载,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当时有很多应征者,光信我就收了460多封。有个内蒙古姑娘,她直接到了永川,恰巧我放寒假回家探亲,她在招待所一住就是一个月,还是没等到我。等我回来领导和我说了这件事,我也觉得挺惋惜。”丁乃钧最后与一位29岁的吉林张姓姑娘,互通了一段时间信件,并于当年年底结婚。 
    
    
    第二次婚姻 他去应征 
    
    
    1983年,丁乃钧和妻子一起调回江苏老家的小县城。因他无力到南京那样的大城市工作,两人分手。 
    
    
    “过了几年单身生活,大约1986年吧,我看到一则征婚广告,征婚的女士姓李,辽宁人,离异,有一个孩子,在攀枝花市某大型国营企业工作。我通过应征、联系、相处之后,就和她结婚了。结婚后,她希望调到江苏的某大型国营企业工作,但我也没能帮她如愿。”丁乃钧介绍,“后来她的前夫提出复婚,她同意了。她说前夫后悔了,而且有孩子,没办法才决定复婚的,我能理解她。” 
    
    
    连续经历了两次婚姻失败,丁乃钧并未心灰意冷。1991年,学生帮他介绍了一位小他30岁的农村姑娘。俩人虽然年龄上有差距,但谈得来,生活得也很快乐。“我们有一个17岁的女儿,今年都上高二了。” 
    
    
    丁乃钧1981年1月8日刊登征婚启事,路透社、朝日新闻、美联社等都进行了报道 
    
    
    征婚启事被看作 
    
    
    改革开放的象征 
    
    
    “我们那个年代特殊,大龄未婚青年多,征婚也是逼出来的。”虽然开创了新中国征婚的先河,但丁乃钧仍然认为,由于征婚存在较多变数,只是解决婚姻问题的一条路,而非好方法。“现在的婚姻更加开放和自由,不到万不得已,别征婚。” 
    
    
    据了解,丁乃钧开创先河后,新华社就《市场报》征婚启事对外发了英文通稿后,路透社立即向全世界播发。接着朝日新闻、美联社、巴黎电台等陆续跟进。报道把征婚启事上升到政治的高度,被认为是改革开放的象征。 
    
    
    看到《市场报》第一次“吃螃蟹”,不但未引发政治地震,还获得诸多好评,国内众多报刊纷纷复制,征婚启事开始流行开来。《武汉青年报》开辟了“凤求凰”征婚专栏。接着,《家庭》杂志创办“爱之桥”。畅销东北的《妇女》杂志,设立“鹊桥”。 
    
    
    1984年5月,《解放军报》开出“绿色鹊桥”,中国军人征婚正式开幕。之前,专门面向残疾人读者的《三月风》也开办了“鹊桥相会终有期”,首开残疾人征婚先河。 
    
    
    《中国妇女》也在这一时期开设“鹊桥”征婚专栏,并以百万份的发行量吸引了众多征婚者。“到2001年‘鹊桥’栏目停办,17年中,《中国妇女》共为1万多人征婚。”作为“鹊桥”编辑,王秀琴被同行戏称为“中国第一大媒婆”。 
    
    
    陈重伊在他所著的《中国婚姻家庭非常裂变》中说,在这个时期出现的新事物都得经历一番挣扎,但是,惟有征婚,却很顺利。 
    
    
    本版文/本报记者 肖庆华 实习生 阳勐韬 张晶晶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14003427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9006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20】1961-212号
Copyright(c) www.E47.cn Since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