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江津在线 网站首页 江津概况 人文历史 查看内容

干得起!江津从来不缺精气神

2009-5-6 00:00| 发布者: 江津在线婷婷| 查看: 1301| 评论: 0

摘要: “这件事行不行?”江津人总会爽快地回答你“干得起”。“干得起”成为江津人的口头禅,回答得干脆利落,也充满自信。凭借这股子“干得起”精神,江津人60年来干出了许多惊人之举:在一穷二白的困境中,修建了我市最 ...
 “这件事行不行?”江津人总会爽快地回答你“干得起”。“干得起”成为江津人的口头禅,回答得干脆利落,也充满自信。凭借这股子“干得起”精神,江津人60年来干出了许多惊人之举:在一穷二白的困境中,修建了我市最早的滨江路;架起了长江上第一座引进外资的长江大桥;将米花糖推向海内外……
    
    
    江津滨江路
    
    江津长江大桥 本版图片由江津区委宣传部提供
      “这件事行不行?”江津人总会爽快地回答你“干得起”。“干得起”成为江津人的口头禅,回答得干脆利落,也充满自信。凭借这股子“干得起”精神,江津人60年来干出了许多惊人之举:在一穷二白的困境中,修建了我市最早的滨江路;架起了长江上第一座引进外资的长江大桥;将米花糖推向海内外……
      建重庆第二座长江大桥,干得起!
      副书记“硬闯”交通部
      14万江津人自发捐款
      “跑遍天下路,难过江津渡。”江津区交通局工程科原科长唐增亚说,这是当年难进江津城的真实写照。因此,修一座大桥成为江津人的梦想。
      唐说,早在1989年,时任县委副书记的唐昌放,就梦想在江津建一座长江大桥。那时,长江在重庆段流域仅有主城区一座长江大桥。江津一个小县城想要修桥?完全是幻想。
      唐昌放作了个决定——“硬闯”交通部。当时陪同副书记一同进京的程泽全回忆,从北京西郊机场出来,恰逢交通瘫痪。三人干脆租了辆平板车直奔交通部。
      掏出介绍信,却被门岗挡住,理由是“程序不符”。看门大爷嘀咕:“一个县委副书记想见部领导,全国2000多个县委书记都来,哪里接待得过来?”
      通过联系聂荣臻元帅秘书,一番周折后三人终如愿。建桥得到时任交通部副部长王展意的支持。1993年,江津长江大桥被批准正式立项。
      可问题又来了,建大桥要3亿资金。当时江津一年财政收入仅9000万元。钱从哪来?
      首先是招商引资。江津区原旅游局副局长邹鸿光回忆,马来西亚一个老板表示有兴趣。但派人考察轮渡码头过江车数量后,发现2亿投资要500年才能收回。老板打起了退堂鼓。
      老板礼节性地邀唐昌放去马来西亚考察。唐昌放利用这个机会登门拜访,给老板讲江津过去、未来发展,从晚上8点聊到次日凌晨3点,唐的执著让对方感动,立马拍板投资。
      光外方投资还不够,江津也得出本钱。政府困难,老百姓便自发捐款。德感外坝的六旬老人刘芳德重操歇业6年多的理发手艺,将理发的3000多元收入全部捐给大桥;顺江镇农民王应芬,丈夫和儿子见义勇为牺牲,她将抚恤金捐出……江津人齐心协力援建家乡大桥。为大桥捐款的人数超过14万,共募得89万余元。
      凭着“干得起”这股劲,大桥真的修成了。
      1997年,大桥落成通车,聂荣臻亲笔题写了“江津长江大桥”。此时,主城区第二座长江大桥——鹅公岩大桥尚在修建。
      修重庆首段滨江路,干得起!
      上万市民河坝清垃圾
      上千石匠江边“奏交响”
      绿阴垂柳,鸟语花香。江津滨江路,少了主城南滨路和嘉滨路的喧嚣。滨江岸上,几位老人对着长江拉奏二胡,古老悠扬的乐声让人感觉宁静而悠闲。
      家住竹器街的王云响老人,对滨江路心怀感恩。“没有滨江路,洪水季节一天要搬几次家。”
      邹鸿光说,下决心修滨江路的另一个原因是,江津每年近10万吨的垃圾往长江倒,冲到下游,兄弟县市意见很大。
      江津区原建委主任刁祥光经历了修建滨江路的全过程。“资金和设计是两大难题。”他说,1987年开始论证修建项目。会上,启动资金摆在面前,一位领导说,发动群众的力量肯定“干得起”。
      为发动群众热情,工程启动前,全县所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学生,总共上万人在河坝劳动,清理垃圾,挑鹅卵石填低洼地带。当年参与劳动的刘英回忆说,那时她在江津中学读初一,同学们担着挑挑去劳动,河坝密密麻麻全是人,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如今的江津滨江路留着几十米宽的绿化带。而当时,有房产老板提出想买这块临江地段。邹鸿光回忆,建滨江路本身缺钱,有次开会为要不要卖这块地而争论,最后领导拍板,“不要见钱眼开,建成公园,让年轻人谈情说爱也有个去处。”
      滨江路最初的设计和修建都没有样本,摸着石头过河。“为使防洪和美观统一,调动了当地所有设计人员。”刁祥光说,一人想一点,集体的智慧绘出了滨江路的设计图。
      为节约成本,施工方还决定就地取材。江津石头多,就调来江津所有石匠参与。上千名石匠同时在江边劳作,一锤一锤地精细打磨。叮叮当当的锤打声汇成一曲“交响乐”……
      米花糖推向海内外, 干得起!
      “上天”吊起老外胃口
      “进京”叫卖打响招牌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江津,却吃过江津米花糖,香香甜甜的油酥味,成为很多人不可磨灭的童年记忆。
      江津商业委员会食品工业科科长刘晓龙说,米花糖的发展史,有两个品牌不得不提:玫瑰和荷花。玫瑰是老字号,荷花是后起的家族企业。两个企业的惊人之举是一个“上天”,一个“进京”。
      先说荷花米花糖“上天”。荷花掌门人吴永富的创业史,可概括为一句话:“三口锅搭起,在柑橘林起家”。同行对吴的评价是:为人厚道,从不说同行坏话。吴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只要有“敢”的想法,啥子事都“干得起”。
      从农民起家,吴把米花糖担进挑挑,在农村走家串户卖。资金积累到一定时候,就开始打入广州等外地市场。
      吴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是把米花糖送“上天”。1993年,在本地还不太出名的荷花米花糖打进江北机场,摇身一变成为航空食品。荷花米花糖开始在全国叫响,不少乘飞机的外国人也喜欢上脆脆的米花糖。
      老字号的玫瑰米花糖也在向外拓展销路,举措就是“进京”。刘晓龙说,玫瑰曾大举进攻北方市场,在北京办分厂。使江津米花糖一度在北方打响招牌。
      不管是“玫瑰”还是“荷花”,都让米花糖成为江津一张响亮的名片。现在,江津每年米花糖的产值接近1亿元。之后,江津人又有了新思路,组建“米花糖集团”……
      将老白干进行到底,干得起!
      做高端直逼“茅五剑”
      搞文化推酿酒旅游线
      “老少不分都一般,大家嬉笑赋关关。花如解语应嗤我,人到白头转厚颜。”这首名为《江津乡间闹房酒》的诗,是当年陈独秀在江津参加百姓婚礼时当场写就的。
      很多饮酒之人对江津老白干情有独钟。不过,老白干一直给人的印象是中低端酒。刘晓龙说,2007年,江津老白干做出惊人之举:将一直处在中低端市场的“江津老白干”推向高端市场,推出666元的“金江津元帅酒”,这样的价格直逼市场上号称“茅五剑”(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的高端白酒。“元帅酒”的上市,吹响了江津白酒进军高端白酒市场的号角,翻开了江津白酒史上新的一页。
      江津老白干的壮大发展,是从四场收购战中“杀”出的血路。江津酒厂掌门人李树明,在三年时间里耗资6700万元先后展开4次大收购,将渝西市场的四大品牌:大足笛女、永川石松、露华浓、合川阳城先后收归麾下,使得“江津老白干”由一个地方小企业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小曲清香型白酒企业”。
      李树明透露,他将打酒文化牌,计划将酿酒和旅游相结合,把占地200余亩的“酿酒生态工业园”,打造成重庆首个以酿酒为主题的旅游线路。
      按他的构想:当旅游者游完四面山后,从山上下来,然后到酿酒生态工业园体验酿酒的过程,自己亲手酿造一小壶原汁原味的白酒,再叫上两碟小菜,坐下来慢慢品味,人间仙境不过如此……
      记者何英易守华
      记者手记》》
      难改的乡音冲天的干劲
      我也是一名江津人,出来上学到工作近15年,还常常因一句“干得起”被朋友、同事和领导笑话。不过,我感觉这种笑是对我自信的肯定,笑里带着欣赏,也带着鼓励。
      在我的周围,有很多领导、同事是江津人,因此在讨论做这篇江津的报道时,大家首先就想到做江津人这个特殊的群体,江津人的确很特殊,乡音特别顽固,最有特色的入声字,别人想学都“干不起”。
      后来我们决定,用最有特点的江津方言,选择60年来的重大事件,来描述江津人的性格,江津人的精神。
      当然,除了这四件大事,江津人引以为豪的事还有很多,比如,在1990年,江津四面山一个叫洪洞村的地方,27户村民为打通对外的道路,自力更生奋战194个昼夜,利用简单的工具,凿穿长达270米的公路隧道。当时的《重庆晚报》连续5天在头版报道这件事,被读者誉为“洪洞精神”。
      “不要小看这个‘干得起’!”邹鸿光说,这是一种干劲,也是江津人勤劳、勇敢、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气神。
      勤劳勇敢的江津人,过去用“干得起”的精神做出诸多惊人之举,未来江津发展路又在何方?江津区委书记王银峰曾告诉记者,江津未来“向北”,向主城靠近,利用未被破坏的自然条件,把北部新城打造成亚洲的瑞士。
      而另一个发展目标是打造千亿工业强区。江津人亦凭借诚信、热情和高效率的服务,曾创下两天就引进一个项目的纪录,江津人用冲天的干劲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王银峰说,“干得起”的干劲也是江津的软实力,这种精气神一定能让江津人未来的家园更美,生活更好……何英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14003427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9006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20】1961-212号
Copyright(c) www.E47.cn Since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