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江津在线 网站首页 江津概况 人文历史 查看内容

江津往事:江津历史与人文散论

2012-3-6 00:00| 发布者: 江津在线婷婷| 查看: 2932| 评论: 0

摘要: A:悠久的历史 江津历史悠久,历史和文化沉淀非常厚重。江津地杰人灵、物华天宝、钟灵毓秀,聂帅生于此,独秀逝于斯,历史文化名人辈出,这绝非偶然。 在江津这块古老的地域上,我们的祖先披荆斩棘,不断开拓, ...
A:悠久的历史
     
        江津历史悠久,历史和文化沉淀非常厚重。江津地杰人灵、物华天宝、钟灵毓秀,聂帅生于此,独秀逝于斯,历史文化名人辈出,这绝非偶然。
        在江津这块古老的地域上,我们的祖先披荆斩棘,不断开拓,将一个莽莽的洪荒世界,逐渐变成了绚丽的山川。这个地方历史的演变过程大致是——
        乐城县→江州县→江阳县→江州县→江阳县→江津县→江津市→江津区→再到正在建设的重庆市六个区域性中心大城市之一,江津的巨大变化和发展,得益于勤劳勇敢朴素智慧的江津人民,得益于江津丰富的历史底蕴和厚重的文化沉淀。特别是1949年解放以来近60年的江津的发展变化,又得益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得益于改革开放。
        悠久的历史
        江津历史湮沉代远,很难追溯其具体的起始期。但在江津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共有三处:
        一是江津县城东面的长江边的江粑岩;二是今支坪綦江汇入长江处的王爷庙处的僰溪口。三是今龙华镇罗坝村长江与羊溪汇汇合处的“洋溪口”。
        我们的祖先(原始社会人群)在上述这些地方生活时打制的石器,如石锄、石铲、石斧、石刀、石矛、石鱼网坠以及碗、钵、碟等被一一发掘出来。在一个县能发现三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极为罕见,这三处“新石器时代”均被考古界权威专家董其祥等定为“先巴文化”的代表。这说明在5000年前,即巴人还没有进占重庆和川江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耕稼渔猎、生养繁息。这是在原始社会时期,到先秦时期(指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这地方又出现了我们的另一支先民叫僰人,又叫僰族,他们主要居住在江津的河谷平坝地带,这些地带都是沿长江、綦江、笋河、塘河等江河而冲积成的小平原上,这些地方土地松肥,可耕可渔。僰人是江津最早的土著之一。
        江津历史沿革
        江津县历史非常悠久,各个时期的归属也非常复杂。江津最早的居民是原始社会人群及其后期的僰人,当时的长江与綦江相汇处的王爷庙(顺江口)又叫僰溪口,綦江叫僰河、僰溪,这个时期应该是在“新石器时代”。因这里是僰人居住的地方,故名僰溪口、僰河、僰溪。笋溪河与綦江(僰溪)交汇处的洋满嘴,正是后来的僰溪乡政府的驻地,上个世纪80年地名普查是才更名为白溪的,现在是支坪街道办事处的一个社区。
        到了商武丁年间(离今约在3200年左右),居住在湖北西部的巴族由于受北面的商王朝的侵占,被迫沿着清江流域西北进迁,翻过巫山山脉进入三峡地区,又沿长江西上,巴族当时已进入了青铜器时代,武器精良,“巴师勇锐”,很快就占据今天川东的涪陵、重庆、江津等一带。有了巴人,这些地方发展起来,这一带就成为巴地。因巴人侵占,僰人一些战死,一些留下,一些逃往贵、云或越南等。后来巴人就建立了属周的属国巴国,当时成都属于蜀国。
        以前多部《江津县志》编纂者都在开篇中说:江津在蜀之东……夏为梁州地域……等等,夏朝是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至今约在4078—3608年左右。梁州,是指陕南和川、黔的一些地方,地域是很大的。
        1:周朝:距今3035年左右。江津属巴国地域。周朝分封了71个诸侯国,巴氏被封为子国,首领为巴子,因而叫巴子国,简称巴国。阆(今阆中)、枳(今涪陵)、江州(今重庆)都定过国都。公元前316年,群雄割据,划地分疆,你挣我夺,秦惠文王(秦始皇远祖)派大将司马错先灭蜀国,后灭巴国,将巴蜀地合一,改为巴郡。当时江津未设县,属秦国巴郡地域,一直到周朝灭亡。
        2: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九州华夏第一次大统一。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度,他在原来的巴郡下设了一个江州县,江津地域属于巴郡江州县。江津仍未单独设县。
        3汉朝:汉初沿袭秦朝的郡县制度,江津这时仍为汉朝巴郡江州县。公元前221年至107年,汉武帝时,他为加强统治,将全国郡县划属13个州部管辖,巴郡隶属益州。自此,江津属汉朝益州巴郡江州县,此一直到东汉末江津单独设县。
    东汉末期,天下大乱,汉献帝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刘璋将所将巴郡分为七个县:江州县(重庆江北),枳县(涪陵地域),临江县(忠州)、平都县(丰都)、垫江县(合川)、常安县(眉山)、乐城县。此乐城县就是现在江津一带,这是江津这个地方单独设县的开始,只是当时不叫江津,而叫乐城县而已。管辖面积很大,县城设在今天的油溪(一说在龙门滩)。这在江津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也是江津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离今1807年。
        4:建安18年,张飞率兵由湖北荆入蜀后攻占巴郡,占据江州。不久,其义兄刘备在成都称帝,建蜀汉政权。三国鼎立形成,这时乐城县辖区和县治仍没变化。刘备死后,后主刘禅在延熙17年(254年)进行改革,调整蜀国行政区划,将乐城县撤销,江津又回归到巴郡原江州县属域。乐城县在历史上只存在54年时间。
        5:两晋时期,司马氏篡夺魏国政权后建立西晋到它灭亡这52年间江津没有单独设县,仍属巴郡江州地。西晋灭亡,晋元帝偏安南京,其间多次调整行政区划和建置,江津仍为巴郡江州县辖地。
        6:南北朝时期,南朝相继为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齐灭宋后,将巴郡改为巴州,江津即属巴州所辖江州县。8年后即到南齐永明五年(487年),江州县城迁至“僰溪口”,但仍叫江州县,江津古称江州县从此开始。
    应该说明的是:汉和两晋时的江州县与这时即南齐永明五年在“僰溪口”所设的江州县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是指的大重庆区域,不是单指江津,而后者指的大致是江津现在的区域。
    梁武帝时期江津仍称江州,隶属巴郡。梁武帝晚期,发生了候景之乱,江州这些地方被西魏所占据,朝廷于552年在今江津境内实行郡治,将江州改为江阳县,江津古称江阳开始。
    到西魏,行政区划复杂,西魏将巴郡改为了楚州。557年即孝闵帝元年,楚州只管辖三郡,其中有七门郡,郡治就在江津的七门滩,七门郡只管辖江阳一个县,此江阳县治从僰溪口迁到今天几江,县名仍为江阳县。全称是楚州七门郡江阳县。不久江阳县改名为江州县。但不久又回到了江阳县名上,治地仍在几江。
        7:杨坚(隋文帝)在581年建立隋朝,三年后撤销七门郡,隋文帝改楚州为渝州,江津仍叫江阳县,因撤了七门郡,江阳县就属渝州管辖。开皇十八年(598年),正式改江阳县为江津县,仍然隶属巴郡渝州,此为江津得名之始。
    所以,在江津已有1807年的建县历史(建安六年〈201年〉建乐城县)。江州县治在南齐永明五年(487年)从郡城(现重庆)迁至溪口(顺江口),自此单独设县,江津建县历史已有1521年。在几江治县已有1451年(557年县城才由僰溪口迁到几江,但县名仍为江阳县)。建江津县已有1427年(598年才改江阳县为江津县)。
    《隋书》曰:“巴郡,统三县:巴、江津、涪陵。”又曰:“江津旧曰江州县,西魏时改为江阳,置七门郡,开皇初郡废,十八(598)年,县名改焉。”
        8:唐朝(618年—907)时全国行政一级区划分为道,唐朝将巴郡改为渝州,江津隶属于剑南道(益州即四川)渝州管辖。唐时江津县比较大,唐高祖李渊,调整区划,619年,在江津县域内分出一部分县地设隆阳县,县城在綦江。三年后又划出一块地方设立万春县,县城在永川朱沱场,不久认为县名吉,改为万寿县,。唐肃宗时,又在江津县、万寿县的交界地划出一块地方,设立璧山县。这说明,当时今綦江、永川、壁山等地方,都属江津县。
        9:宋朝(960—1276)将唐的道改为路,重庆地区先隶属西川路(江公享堂有皇帝钦赐江渊对联“北极勋丞府、西川相国家”),后隶属夔州路,时重庆先称渝州,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改渝州为恭州,不久光宗即帝位,恭州升级为恭州府,光宗自诩“双重喜庆”,将恭州府改名重庆府,重庆得名,距今800余年,江津隶属重庆府。宋时的江津区域比唐时更大,赵匡胤时将万寿县撤去并入江津,又将南平县(今天巴县大部分地区)并入江津。
    北宋乾德五年(967),江津县城迁到马鬃镇。马鬃镇在何处?有三说:一是在今珞璜镇马鬃场,二是在马骁山麓。三是在今天五举沱上的马骢嘴,到底是何处?各有说法。县治迁走后,又设鼎山县,不久废除。县治又迁回今几江。
        10:元(1276—1361)时在四川设行中书省,管辖四川行省,省下辖重庆路,重庆路辖江津县。
        11:大夏(1361——1371)政权时期,元末湖北隋州农民起义军明玉珍及子明升,打败元朝在川统治,占领重庆等地,起义军以四川为主建立大夏政权,称帝,国号大夏国,定都重庆。大夏国将四川分为八道,江津为京畿之县(国都周边县),今江津境内多有古墓群发现,多为大夏国战时或失败后臣属所葬之地。大夏国存在约10年。
        12:明(1371—1644)时四川行省有12府,重庆府为之一。江津属重庆府辖。明初,朝延在顺江场设立巡检司,官员有:巡检和带巡检,是一种地方武警部队。
        13.清(1644—1911)时,川东道管辖合州、涪州和重庆三府。重庆府下辖11县二州一厅。江津为十一县之一。
        清康熙十一年(1672),原为明将,降清的吴三桂,再叛清廷,在昆明起兵后占据湖南衡阳等地,他拥兵称帝,立国号周。吴三桂死后其孙吴世璠继位,时贵州等地属周,在今天江津蔡家镇中嘴这一带又设清溪县,管辖时四川与贵州交界的一些地方。不久清军打败吴世璠,统一江山。清溪县撤,并入江津。
        我们可以看出江津县名的的演变:乐城县→江州县→江阳县→
    江州县→江阳县→江津县→江津市→江津区→(重庆市区域性中心大城市);
        在江津设过的县:乐城县、江州县、江阳县、鼎山县、江津县、
    清溪县;
        设过郡、县治的地方:七门滩(郡治)、油溪、顺江口(僰溪口)、
    几江、中嘴、鼎山、白沙。
     
    B:土著与客家文化的融合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从晋代开始,经过五次从中原迁徙到南方到福、赣、粤、两广等地,成为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人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相对中国来说,移居来的客家人最多的是巴蜀大地。从明末清初,这些客家人就开始“填四川”。在中国历史上,“湖广填四川”是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明末清初30的年战乱,四川遭祸最惨。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张献忠也有滥杀之嫌。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巴蜀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戮,异常严重的自然灾害,人口外逃,使巴蜀人口锐减。据官方统计,1668年四川成都全城只剩下人丁7万人。据《江津县志》记载:康熙六年(1667),江津全县仅有114户,1032人,其中男551,女481,到康熙二十四年(1685)全县830户,1660人。
        到客家人到江津主要是康熙中叶开始的。高潮迭起的湖广、赣、闽、粤等省籍客家人的“填川”移民运动,使江津成为他们“插占为业”的风水宝地,江津成为客家移民聚居的中心之一。其实,当年客家人填四川,不论是自发的还是官方组织的,其首选地原是成都平原。
        当年客家人“填川”的线路主要有二条:一条是湖广、赣北、闽北的客家人主要是穿过三峡到四川,到达大本营重庆,在此稍歇,作一段时间休整后绝大多数又继续沿长江而上西行欲走成都平原等地。他们离开重庆西行的第一站就是江津,进入江津境时发现的第一条大支流綦江及笋溪河,在这两河交汇的岔路口歇栈,发现这里土地肥沃,有山有水,交通便捷,于是就有一部分客家人停下选择在这“两江一河”的要津地带创业。一部分再沿江而上,到了几江、龙门滩、油溪、石门,中白沙、塘河等地又停下,其于的走再成都,当然这是很大部分。第二条入川线是粤、湘南、赣南、闽南的客家人,沿黔北而上,经遵义桐子县入川进入綦江县。他们从贵州入川后见到的的第一条河流是綦江的上游,綦江上游是条小溪流,于是很大部分人就顺綦江而下寻找理想之地,终于寻找到了綦江与笋溪河、綦江与长江相交汇的江津这块风水宝地,于是,两路客家人有意无意中汇合于江津。江津是客家移民最多的县份之一。在清末的江津的十大姓中,客籍占了八姓。
        客家移民的路上充溢着辛酸,他们到江津“插占为业”,先前主要是垦荒拓土,生活条件非常恶劣,没有家,没有亲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与毒蛇猛兽、瘟疫、洪水搏斗,四五十年后,他们终于培养出开拓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炼就了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意志。形成了既有土著特色,又有客家特色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理念、价值取向、心理情感和生活生产技能。他们取得了最为优异的成绩,涌向江津的移民越来越多,占总人口的85%以上,两三代人后,先到的移民成了真正的巴渝人家,新的客家人又大量涌进,形成了土著文化与客家文化的大交融。比如,福建客家人信奉的是以妈祖为主的海洋宗教文化,而江津土著人则信奉的是以禹王和其它山神为主的山地文化,福建客家人来到江津,修建了32个福建客家移民会馆天上宫,形成了海洋文化与山地文化的大交融。江津的客家移民大多来自两广、闽、赣、粤等地。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带来了红苕、广柑等,经济得到了大发展。各地客家移民也把各方的文化习俗带入江津,江津会馆林立,祠堂勃兴,谱谍盛传,促使江津地方文化得到重建,为巴蜀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使巴蜀文化得到了传承、融合、发展,更加丰富多彩。李市是江津的腹心地带,此地居民多数是来自湖广、闽、赣、粤的客家移民,来自粤地的人爱唱山歌,来自湖广的爱划龙船,李市是个旱码头,没有河流,于是,几百年来相互融合,自然形成了划旱龙船唱山歌的传统文化活动。
    C:书香江津
     
        江津人历来有读书好学的习惯,书卷味十分浓厚。江津城乡非常崇尚耕读世家、诗书传家。在宋、元、明、清时,江津的一些知县也是非常重视文化教育的,如冯忠、曾受一、国璋等。曾受一“劝学”、国璋设“国璋课”等被传为美谈。江津人在农耕之时,首先想到的是子孙后代教育的问题,把对子孙的教育看成是振兴家族的第一要务,当时在全县出个秀才就是一个家族骄傲。
        江津的文化教育在四川和重庆所辖的各州县中,起步较早。北宋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江津建成文庙,这是重庆境内最早的文庙。文庙又叫学宫,接收经过考试合格的士子读书,参加上一级的科举考试。在此之前,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江津人毕申考取进士,这是重庆地区史载的第一个进士。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江津知县冯忠创办了五举书院,这是重庆地区最先出现的书院。它是江津官办的藏书和讲学之所,以讲习儒家经籍为主,兼议论时政。宋天禧年间(1017—1041)县人又在县治西150里的牛心山(石蟆境内)开设了南山经堂,这是历载的重庆地区第一所民办书院,在这里就读的张弦考上进士,当上了湖广总领,轰动一时。那时,一个家庭能耕能读,几代相袭,就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家庭模式。江渊读书中榜进士,当上工部尚书,后告老还乡,一边教授乡童,一边大修《江氏谱谍》,后来江家代代都有举人、状元、秀才等产生,这对全县影响非常之大。
        北宋时,词圣苏轼的长子苏迈率本家族迁居江津,定居在江津的圣钟里(金钢沱圣钟坪)。南宋中期,诗圣杜甫的十三世孙杜莘老率家族迁入江津的清泊场。苏迈也好,杜莘老也罢,他们都是进士,是当时的大文人,他们到江津,大修祠堂,大办学堂,到处讲课,教授乡童,对全县影响很大。
        元代重庆府考取的进士:江津5人,夔州4人,大足2人,铜梁、璧山各1人,总计13人。明代重庆府进士最多:重庆府和巴县112人,铜梁43人,长寿32人, 合州二县41人,江津28人,荣昌15人,涪州三县27人,夔州七县21人,忠州17人,永川11人,垫江9人,梁山7人,潼南6人,大足5人,綦江4人,总计396人。清代重庆府进士:重庆府和巴县20人(含武进士2人),长寿14人(含武2人),垫江14人(含武2人),江津9人,涪州26人(含武1人),忠州8人,铜梁7人,梁山8人(含武1人),璧山5人,綦江4人,荣昌4人(含武2人),合州6人(含武3人),潼南5人(含武3人),永川3人,南川2人,夔州10人(含武4人),大足1人。总计文进士126人,武进士22人。
        江津有许多书院,宋有五举书院、南山(牛心山)书院(经堂)等,明代,有栖清书院,江渊少时就在此读书,后来江渊告老回家后,在梅子溪建起了梅溪书院、楼台山建起楼峰书院。清代又增加官办的几水书院。道光以后有私办聚奎书院,育才书院、双峰书院、志城书院,莲峰书院、桂林书院、余庆书院、凤鸣书院、文峰书院、钟山书院、清风书院等,江津是重庆府中书院最多的县。特别是聚奎书院、几水书院,在四川特别有名。这些书院,在清末都改成小学堂或中学堂。聚奎书院就是现在的聚奎中学前生,几水书院就是现在的四牌坊小学前生。光绪三十年(1904年)到三十一年两年间,全县就兴办小学堂136所,期中,白沙还首办了2所女校。江津的第一届县委书记、四川省第一位女委员(地下党)、毛泽东表弟文强的妻子周敦琬就毕业于女校,她被称之为巴蜀才女。光绪三十二年,官办江津中学堂建成,县衙成立了教育会、师范传习所等。到国民二年(1913年),全县有学堂达203所,数量名列全省之首。而且门类齐全,有小学、中学,师范、职校,女校等。大量城乡小学堂的普及,使一般的普通家庭的子弟都能读上书。当时的江津,可称为书香县邑。这些书院、小学特别是聚奎小学、聚奎中学、四牌坊小学、江津中学堂等可说是闻名巴蜀,桃李满天下。江津的许多有着突出贡献或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大都是从这几所学校走出的。江津学生家长很具有开放意识,都愿意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国外去“喝洋墨水”,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同意选派留日学生,江津就有一批(15名)学生考入官费或私费到日留学。回来后多成就了大事业,他们海归后,大多在当时有名的江津中学堂、聚奎中学任校长或老师,有的成为实业家。特别是回国后任教的这些喝洋墨水老师、校长,又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
        1919年,聂荣臻、钟汝梅、帅立本等23人留学法国。1920年,冉钧、江克明等15人留学法国。当时的四川留学法国的学生有492人,是全国最多的一个省,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江津县则是四川留学法国学生最多的县,有42人,加上1913年单独一人去的段调元,共有43人,这个数据很令人思考。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被定为国民政府的战时“陪都”,包括陈独秀等在内的一大批文化名人、大批的文化机关相继迁来近郊县江津,其中高等学校四所,(二所是在江津创办),女师学院是当时全国唯一的女子高等学府,国业体专是全国最早的一所高等体师。武昌艺专是一所具有革命传统的学校,是中国艺术教育史上最早的四所艺术学校之一,也是抗战中迁到“大后方”的唯一的一家私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唐义经被冯玉祥称为“贤校长”、“英雄汉”其五弟教务长唐一禾被称为“艺术高云汉”,是20世纪中国美术先驱。江津还有中学19所,其中国立9中有6所分校,是国立中学中的模范学校。华侨二中为全国唯一的一所专收华侨子弟的学校。有川东师范、渝女师、江津窑专(全国唯一的窑业专业校)等6所中专中师。有全国唯一的大型大学预科校大学先修班。有全国最高学术研究出版机关国立编译馆和中央图书馆、国民党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全国最著名的佛学研究教育机构支那内学院等等,形成了江津文化的极盛时期。江津白沙坝成为与重庆沙坪坝、北碚夏坝和成都华西坝齐名的著名的“中国战时后方四大文化区”(又称四坝区),这给江津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江津历史发展的长河,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到1905年,有物质文化遗产300多处,其中名胜古迹124处,祠庙150处,坊表33处。
     
    D:人杰江津
     
        2003年,重庆市开展评选历史文化名人活动,评出100名历史文化名人年来,江津有10名入选,占10%,其实江津应该是十个个半,因为民音乐家施光南应该算半个江津人。数量第一是巴南区,11名。江津与巴南对比,巴南区多是实业界的,江津多是文化界和政界的。
        1:江渊(1400-1473) 明工部尚书。双龙人。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宣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军大军南侵,他力主抗击,保卫京师,瓦剌军掳走了皇帝英宗。国不可一日无君,随同拥立皇帝之弟代宗为皇帝。江渊与大臣于谦等击退了瓦剌军,保卫了京师。他被委任刑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太子太师、工部尚书等要职。曾督修雁门边防有功。8年后天顺元年(1457年),瓦剌军将英宗放回,英宗复位,江渊被贬谛辽东。8年后,英宗逝,宪宗继位,成化元年(1465年),被昭令平反,官复原职,宪宗皇帝钦书“北极勋臣府,西川相国家”对联赐赏。他工于诗,著有《锦荣集》、《观光集》及江津前八景、后八景诗。今江津尚存“江公享堂”。
        江渊是江津唯一的一个上了《二十四史》的历史人物。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纪传体编写。
        2:联圣钟云舫(1847-1911)。他有“旷达不羁之才,秉刚正嫉邪之性。”他生性豪侠,刚正不阿,对贪官污吏疾恶如仇,常以诗文鞭挞,所以“屡折屡蹶”。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前后,江津知县朱锡蕃狎妓嫖娼,却要在遗爱祠留下“政绩”。钟云舫愤愤不平,作《有见》诗进行讽刺。朱锡蕃恼羞成怒,革去钟云舫的廪银,关闭了钟云舫的塾馆,还欲革除其功名。钟云舫被迫流落成都,在成都荒郊教村学糊口。 撰成主要代表作之一的《锦城江楼联»::“看、看、看,那一片云是我的天……”笔墨纵横,一时不胫而走,闻名遐迩。此联今悬于成都市望江公园崇丽阁,成为中国楹联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之一。电影《黎明》描写的是西南重庆、成都解放的实况。1949年11月成都解放前的一天下午,蒋介石带他儿子来到成都锦江楼的崇丽阁,登楼读此联,读到“看、看、看,那一片云是我的天……”时,顿生“望西川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四川大旱。江津知县武文源却篡改粮章,加租加征,全县民怨沸腾。举人张泰阶联络士绅上告,钟云舫参与草拟诉状并名列其上,经四川总督岑春煊受理,武文源被革职。五月在重庆将钟云舫收质。张铎大兴文字狱,断章取义,摘取钟云舫诗联文中的只言片语,加上“妖言惑众,播乱民心,结党为奸,意图不测”的罪名,解往蓉城,拘押于成都巡检司待质所,钟氏囊空,一押三年,不询不质不问,使他有冤不能伸,有口不能辩,“落入乾坤圈套”。后经璧山人钟长春四处奔走,加上时川督锡良读《锦城江楼联》后爱惜人才,始得开释回归。
        《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系钟云舫在待质所中以泪和墨、以血染纸而成,效法《离骚》。牢笼中无一书籍参考,全凭记忆,上下两幅共一干六百一十二字,一日内便一气呵成,长冠古今,被誉“天下第一长联"。此联从描绘江津风景入手,抒发登楼所见所感,倾诉自己不幸遭遇,揭间黑暗腐朽的社会,呐喊“近约十二万年后,紧紧跟着我,开辟出另一个美好的世界”
        钟云舫作品遍涉诗词歌赋,剧本唱词,尤喜撰联语。出版《振振堂》八卷。其中联稿四卷,收入楹联1816副,仅“得存其半”。诗稿二卷,收入诗歌作品206首,含长诗36首。文稿二卷,收入文论34篇。钟云舫尤擅长联,《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锦城江楼联》、《六十自寿联》等长联均显示了他作为楹联大师的横溢之才华,成为不朽的经典的传世之作。200字以上的长联就有10副。这是全国之最。钟云舫除著有《振振堂》集八卷、《招隐居》二卷(剧本)和曲艺《火坑莲》等外,还著有《水程诸记》、《西窗闲谈》、《辩驳五经传注》等专著,可惜后三部著作全被遗失。
        钟云舫被今人誉称为“联圣”,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与书圣王羲之、史圣司马迁,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词圣苏轼齐名的文化圣人之一。
        3:卞小吾(1872~1908)清《重庆日报》创办者,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蒙者。石蟆人。36岁。早年中秀才,赴重庆,结识杨沧白等人。后参加蔡元培等组织的爱国学社,曾三次到上海监狱探望邹容、章太炎,商议革命。光绪三十年(1904年)返渝,参加重庆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游想会”,利用郊游机会商讨革命大事。将祖传田产全部变卖,充作办报经费。同年9月创办《重庆日报》,主持社务,从上海购回陈天华的《警世钟》、邹容的《革命军》及《苏报案纪事》各数百册,在重庆散发。《重庆日报》是重庆地区最早的革命报刊,在报上大骂“颐和园老妓重修颐和园”等等。以鲜明的战斗性在群众中产生深刻的影响,引起清朝地方官府的惊恐。同时,还创办了东华火柴厂、东文学堂、女工讲习所等。光绪三十一年,被清官府逮捕,《重庆日报》被查封。在狱中,卞从不丧失革命的信心和斗争的意志,他所著《救危血》、《呻吟语》及其他诸章,情词慷慨,传诵一时。光绪三十四年,被官府授意唆使的狱卒和囚犯刺杀。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卞被追赠为“辛亥革命烈士”。
        与钟同关成都巡检司待质所,钟还写挽联。张泰阶,钟云舫、卞小吾当时被称为江津的三大怪人。
        4:漆南薰(1892——1927)国民党左派活动家。新闻战线上的革命战士。35岁。名树棻,李市人。早年入同盟会,1915年留学日本,师从是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哲学家河上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1925年著有《经济侵略下之中国》,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1926年初担任重庆《新蜀报》主笔,撰写大量抨击时政,号召民众反帝反封建的文章。任国民党(左派)重庆市党部执委,积极投身大革命洪流。曾兼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向时俊师政治部主任,影响了大批进步青年参加革命斗争。“三.三一”惨案中被杀害。
        5:吴芳吉(1896年——1932年)36岁。著名诗人。德感坝人士,字碧柳,自号白屋吴生,世称白屋诗人,其才华灿烂夺目,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著名诗人。1896年出生在重庆杨柳街碧柳院。8岁时他随父迁回江津,10岁入重庆白沙镇聚奎小学,被誉为神童。吴芳吉少年生活的地方环境不好,盗娼赌博者多,父亲吴传姜就用石灰将墙门刷白并写“白屋吴宅”字牌,意为清白之家,吴芳吉遂自名曰“白屋吴生”。1910年考入北京清华园留美预科学校。1912年因他声援、抗议被美籍教师无理辱骂的中国同学,并张贴《讨武檄文》,被迫离校,流浪回家。著名诗作除《婉容词》、《两父女》外,尚有《护国岩词》、《巴人歌》等。自编《白屋吴生诗稿》1929年出版.1934年其友人编订有《吴白屋先生遗书》、《白屋嘉言》、《白屋家书》。198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和巴蜀书社出版的《白屋诗选》、《吴芳吉全集》都是他的作品集。台湾也出版过其诗文集。
         吴芳吉跨入诗界之时,正值“五四”文学革命兴起。他在诗歌创作中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倡导诗歌要有时代感和现实感。吴诗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深刻反映了现实生活,描写人民的苦难,揭露社会的尖锐预矛盾,表达了人民的追求和意愿,而且语言清新流畅,朗朗上口,形式自由活泼,长短不拘。吴芳吉的诗是在古诗词与民歌基础上的一种探索和创新,使中西、古今诗词文化能融合在一种新体诗里。
        吴芳吉代表作《婉容词》描写了一位善良贤惠的农家女子婉容被出国留学丈夫抛弃的爱情悲剧。采用白描的手法,句式长短不拘,具有节奏美。语言上融入了大量的现代口语,雅俗共赏,全诗90余句,读来荡气回肠,悲怨之气扑面而来,酸楚之泪盈满眼眶。诗一发表就引起文学界的震惊,全国读者争相传诵,并被选入中小学教材作为新诗范文,且历数十年不衰。
    英年早逝的吴芳吉给世人留下600多首优秀的诗篇,给中国文学留下了难以估价的遗产。他被称为诗词改革的先驱,《婉容词》被中国诗界誉为“几可与《孔雀东南飞》媲美”的传世之作。他的人品、文品都曾受到周恩来、郭沫若等的高度赞誉。在中国诗史和艺术史上,吴芳吉作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贡献。
        6:冉钧(1899——1927年)重庆、四川地区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重庆早期党组织负责人之一。28岁。福寿乡人。早年赴重庆做学徒。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在法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1924年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回国到重庆参与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参加创办重庆中法大学四川分校,兼任教员;协助吴玉章等改组整顿国民党四川省临时执委会,开展统战工作。同年10月参加筹建中共重庆地委,1926年1月任中共重庆支部书记,2月,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成立后负责组织工作,参加领导四川的革命运动。1927年“三.三一”惨案次日,4月1日在重庆被军阀刘湘杀害。
        7、共和国开国元勋聂荣臻(1899年—1992年),93岁。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吴滩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入比利时沙络瓦大学化学工程系学习。同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训练部副主任。1924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苏联红学校中国班学习。1925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1926年任中共广东区委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任中共前敌委员军委书记。参加南昌起义后,任第十一军党代表。同年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后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顺直省委组织部部长。先后在香港、天津、上海等地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1年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委。参加了反“围剿”和长征。1935年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后任中央红军先遣队政委,参与指挥抢渡大渡河、攻占腊子口等战斗。到陕北后,率部参加直罗镇、东征、西征战役。后参与指挥了山城堡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委,参与指挥平型关战斗。后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领导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939年指挥了雁宿崖、黄土岭战斗。参加了百团大战。1943年返回延安。1945年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解放战争初期,指挥晋察冀人民解放军转战华北。1947年指挥正太、清风店战役后,又指挥解放石家庄,创攻克坚固设防大城市的苍例。1948年任华北军区司令员。参与指挥了平津战役。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建国后,任北京市市长、解放军代总参谋长、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6年后,当选为中共第八至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9年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领导组织研究成功了中远程导弹和原子弹、氢弹。1957年后连续当选为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3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8.李初梨(1900—1994)无产阶级革命家,文物收藏家。15岁时赴日本留学,先在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攻读电气专业,1919年,受国内"五四运动"影响,弃工从文,并与田汉,接触了马列主义,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10月回国后,加入左翼文学组织"创造社",成为该社后期的重要成员。1928年5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江苏省委宣传部秘书长。1931年初,在上海沪东区巡视工作时被捕,度过了6年铁窗生涯,1936年获释。1937到延安后,曾任新华社社长,《新中华报》主编等,主要从事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工作。1940年起,担任中共中央南方工作委员会秘书、军委总政治部敌工部长等职。1946年,先后任军事调停处执行部双城小组和沈阳小组组长等。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侨事务委员会办公厅主任。1951年起任中联部副部长、党委书记。他是中共第七、八次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建国初期,关心社会流散文物,节衣缩食、精心搜集珍藏,并把文物收藏、整理、保护作为毕生志趣和事业。文化大革命中,与文物同遭磨难,仍不改保护灿烂中华文化遗产的初衷。1983年,慨然将其30余年搜集的书画、拓本、陶瓷、砚台、青铜器等568件文物无偿捐献给重庆市博物馆收藏。1990年再次向重庆市博物馆捐献43件文物。
        9:谭祖尧(1902—1927)著名革命烈士,李大钊秘书。 字述尼。1918年考入江津中学,次年转入重庆联中,1922年考入北京美术专门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李大钊秘书,同时兼任国民党北京左派党部执行委员。积极参加1926年北京地区的“三.一八”反帝爱国群众运动,被段祺瑞卫队打成重伤。1927年初,北京地区的白色恐怖日益加剧,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和“革命不回头”的决心,谭祖尧与李大钊等党的负责人一起坚持在北京地区进行革命活动,1927年4月6日被捕,4月28日与李大钊等20位革命志士一起就义。
        10:钟惦斐(1919—1987)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电影美学理论之父。1919年10月生,早在二十年代这里就经常放映外国片和我国早期的无声影片。钟惦斐在孩提时代就曾接受过电影艺术的熏陶,上学期间他对图画、音乐、手工等课程孜孜不倦,15岁被迫中断学业后,他在文庙里“民众图书馆”里消磨时日,此时他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1936年赴成都,学做文章,画广告画和设计刊头之类,1937年11月他来到延安,1938年他从抗日军政大军毕业后又考进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担负美术理论教学工作,1949年随中共中央华北局进入北京,参与筹建文化部艺术局,次年开始从事影评活动,名噪一时。形成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文艺观和美学体系。
    江津真不愧是历史悠久,历史沉淀厚重,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大县,文化之乡。除上述所评的100历史文化名人中所占的10个半外,还有一批也是闻名全国乃至闻名中外的文化名人。还有我国妇女运动的早期著名领袖钟复光及其儿子施光南等著名人物。施光南是“时代歌手”、人民音乐家 施光南是江津人钟复光的儿子。1940年8月22日出生于重庆南山。创作了《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月光下的凤尾竹》、《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经典歌曲和大型歌剧《屈原》。唱出了中国人民走向未来的心声,唤起了亿万人民的强烈共鸣,成为经久不衰的时代之歌,激励着一代青年在他的歌声中奋发进取。被誉为“时代歌手”、和“人民音乐家”。江津县菁龙砦人江蕙是津邑著名学究江含春(字海平),之女,她虽是晚清人,但是是著名的民间女天文学家,所著的《心香阁考定中星图》附图26幅,并配有“中星歌”具有重要的天文学价值。晚清时还有著名实业家何鹿蒿等。以后有中国话剧先驱赵铭彝,中医大家任应秋、著名国画家张采芹、阎松父、陈可之(陈可之被称为东方之子), 著名历史学家李亚农,抗日名将夏仲石,世界著名航空航天专家沈永忠,神舟飞船的控制专家陈祖贵,巴蜀史家邓少琴,书法家周浩然、傅晏风、女排前主教练邓若曾,著名的反坦克战斗英雄谭炳云。统计资料表明(江津市旅游局2000年编印《江津导游解说词》主编:万相兰):在10位重庆籍全国两院院士中,江津籍占了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先闻、李亚农、周泽昭、夏培肃,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开达、杨世中。
    抗日战争时期,很大一批文化教育界的知名人士流寓江津,江津可说是文化教育名人云集。特别有名的是陈独秀先生和著名的国学、佛学大师欧阳渐。二人不仅客寓江津,而且把江津选为了他们的福祉之地。陈独秀不仅是大名鼎鼎的学人,而且还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共一至五届总书记,任届之多是中共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他在江津生活四年,这也是他生活的最后四年,他在这里著书立说,宣传抗战。可以肯定地说,随着历史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不断开放和解放,陈独秀在江津的这段历史的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将会更加彰显出来。石墙院、陈独秀墓等将会成为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
     
    C:几点感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14003427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9006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20】1961-212号
Copyright(c) www.E47.cn Since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