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江津在线 网站首页 江津概况 人文历史 查看内容

中央红军在江津留下的史料

2013-3-12 00:00| 发布者: 江津在线婷婷| 查看: 2123| 评论: 0

摘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又称红一方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部队进行休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拨正了革命 ...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又称红一方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部队进行休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拨正了革命航向,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为保卫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1月10日,红军第一军团攻占贵州桐梓县城后,林彪、聂荣臻、左权等派先头部队继续向新站、松坎、綦江方向推进。军团部派一师二团在团长龙振文、刘瑞龙和政委邓华的率领下,打散国民党松坎盐防军,于1月15日进驻綦江县羊角乡,扼守川黔交界的酒店垭关隘,监视川军和贵州盐防军的行动。1月21日,红军第一军团8000余人在周恩来、董必武、左权、朱瑞等领导下,从松坎出发,中午经过箭头垭,下午到达石壕镇。红二团也于同日到达石壕。红军在石壕驻扎两天后,经黎园坝向赤水进军。中央红军已抵达江津边境。 
           1935年1月28日,土城战役打响,这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恶仗。遵义会议后,红军分三路向赤水河以东地区推进。毛泽东在向土城镇行军途中,见这一带道路两边皆是山谷,便同朱德、周恩来、刘伯承等蹉商,如果追兵孤军深入,红军可以在土城以东的青杠坡利用有利地形,集中优势兵力,围歼川军郭勋祺师,保障下一步顺利北渡长江。这场战斗是毛泽东提议而由红军总部决定的,以红三、五军团为主力。战斗打响后,川军遭到重创,但红军也出现了不少伤亡。经过连续几个小时激战,没有取得较大战果。后来从抓获的俘虏番号中才发现,原来的情报有误,敌军不是四个团六千多人,而是六个团一万多人。对川军的战斗力也估计不足,川军的后续部队又迅速赶到,形势对红军逐渐不利。红军总部立刻派陈赓、宋任穷率领军委纵队干部团上前增援,朱德总司令在亲临前线指挥。干部团在陈赓的指挥下猛打猛冲,稳住了阵脚。此时原已北上进攻赤水城的红一军团也回师增援,巩固了阵地。这一仗没有歼灭土城附近的川军,是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军事上首次遭遇的挫折。
           土城战役使中央红军进入了江津境内。2005年7月27日,红军长征时留下的一份被珍藏70年之久的红军手迹在江津四面山林海村3社78岁的唐安华老人家中被发现。这份手迹共4张,每张长约23厘米,宽约12厘米。此手迹是在红军长征时期的1935年4月5日(新历还是旧历不详)留下的,其中3张(均为双面书写)手迹记载了1935年土城战役失败后,由陈赓、杨得志护送的7名伤员在江津四面山陶炳兴、唐树田两家接受救助的情况,手迹用流畅工整的毛笔楷书书写,纸张为皮纸,已经变黄、发黑,少部分已经破损,但绝大部分文字内容还清晰可辨。
           首页内容为:“打倒蒋介石,消灭蒋匪帮,解放全中国,红一方面军土城(贵州)战役伤员,党小组组长廖永江三五年四月五日。”(转引时已将繁体字改为简体字,下同)。
        正文第一页:“在飞鸽九凤山七名红军养伤治疗经过,在唐树田家人保存,组织查证,我们七名红军是:陈远明、吴贞和、廖永江、彭迁高、杨玉生、张光荣和周永和等。有四人是三军团、三人是一军团,都是一方面军战士。二月二十七日,土城战役激战一天一夜,我方伤亡严重,上级决定,大部队立即转移,上级指示伤员分头转到后方。组织上安排陈赓、杨得志□□们七人转到温水方向隐下来治伤。在温水碰到一个老乡,他有两个亲戚朋友在飞鸽洪海居住,老乡说到那边安全。陈、杨二人决定把八个老乡□□白天休息,行了两个晚上才到飞鸽(滩)子陶炳兴家。”
           第二页和第三页:“在陶家休息了一天,陶开了一间火纸厂,组织上向他借了十吊铜钱。四月五日离走时没有钱还陶炳兴老人。组织上到陶老人家说明情况。陶当场相送,组织上再三感谢。去时在陶炳兴家住了一天,晚上就送我们到四川唐树田家,唐老人有个儿子叫唐安华,父子商量决定马上送我们到九凤山去找周和尚,这个师傅对人克(客)气,武术高强,学得一身医术,周和尚会医刀伤,周师傅要我们内服中草药,外用丹药,用神水清洗。晚上在庙内住宿,白天转到离庙子一华里路远的石岩寨子里,陈、杨首长说,这是个仙人岩,敌机轰炸进不来。唐父子每天换着给我们送水、送菜、送药。国民党到处抓捕红军,干部团的陈赓、杨得志同我们在庙里过了一个春节,唐父子给我们送来白酒、猪脚、汤圆、红□白豆腐。”
           第四页:“过了春节,陈、杨就赶回部队,走时,陈、杨在山寨岩子里开了个会,七名战士中有四个党员,成立党小组,廖永江任组长。到四月五日,大多数同志伤也治好,组织决定返回部队,只有吴贞和同志伤还未好,组织决定把他留下医治,我们七人走时六十多天唐老人一文钱都不要我们□。陈、杨首长走时,每人带了一吊钱作路费,剩下的把买药钱除去,我们七人最后剩余不到四吊钱。四月五日晚,在唐老人家中,组织上请了陶炳兴老人来,共同吃饭、吃酒。凌晨分别走时,大家都掉泪哭了,吃酒时,我们七名战士都说一定回来看望唐、陶二位老人,组织上再三感谢。此文字依据留给唐老人保存,组织查证。”
           第五页:“地址:洪海唐树田父子家中,党小组全体同志通过,组长廖永江,三五年四月五日晚。”
           另外一页系8年后的1943年8月15日(农历),伤员中的吴贞和重返唐树田家时留下的吴在贵州温水的家庭地址,该页纸质薄而柔软,单面书写,内容为:“吴贞和地址:温水区五保一甲小地名娄底新店子  一九四三年八月十五日中秋”。
           唐安华对保护救治红军伤员的往事记忆清晰。当年他年仅8岁。7名伤员是在一个晚上被转移来的,自己和当保长的父亲商量后,当即将他们送到离家半个多小时路程的飞鸽九凤山一山洞隐藏。此后,自己就和父亲每天轮番给伤员送饭菜、送药。每天的送饭时间都是晚上1、2点左右,饭、菜和药藏在背篼的最下层,上边用草当掩护。当时没有电筒,又怕遭人发现,只好用杨石条偷偷照路。红军养好伤临走时,给他们留下了上述文字证据,叮嘱必须见到红军才能拿出来,要不然,全家就有遭杀头的危险。唐家父子从此将这段历史深埋于心,唐树田甚至独自将伤员留下的手迹悄悄收藏,直至去世也没有告诉任何人。
           江津四面山红军手迹的发现,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一是填补了位于川黔之交的江津红军活动空白。二是填补重庆市没有陈、杨二将活动的空白,弥补了二人的生平记录中均没有1935年记录的历史断档。通用的党史资料记载,杨得志1934年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团长,参加了中央根据地历次反围剿。长征中率突击队强渡大渡河,为后续部队打基础。1936年杨得志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副师长……中间缺失1935年的记录。陈赓1931年任红四方面军12师师长,1933年曾被捕,后被宋庆龄所救并赴中央苏区。1935年9月任陕甘支队13大队大队长。
           1934年至1935年8月的情况为空白。手迹所留日期为1935年4月,据此分析,陈、杨二人因革命需要在江津四面山留下了足迹。
     
                                                                                                                               ——摘自《中国共产党江津地方历史》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14003427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9006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20】1961-212号
Copyright(c) www.E47.cn Since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