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江津在线 网站首页 江津概况 知名乡镇 查看内容

德感坝的龙门阵:不仅有神话传说,还有更多真实的历史故事

2013-12-12 00:00| 发布者: 江津在线婷婷| 查看: 4448| 评论: 0

摘要: 德感坝的龙门阵 李定超 在笔者执教的江津二中所在地德感,年长的人们都习惯地把这里叫着德感坝。这里不仅有着动听的神话传说,而且更有着许多真实的历史故事。 津城传说 德感坝这地方很神奇。曾有人撰写文章说, ...
 德感坝的龙门阵
    李定超
          在笔者执教的江津二中所在地德感,年长的人们都习惯地把这里叫着德感坝。这里不仅有着动听的神话传说,而且更有着许多真实的历史故事。
    津城传说
          德感坝这地方很神奇。曾有人撰写文章说,德感坝三面环山,坐拥一块平地,面对川流不息的长江,其地形恰似一把坐北朝南的太师椅,是块风水宝地。
    更有人把这里说得比这更玄乎
          说古时代,有一位动力无比,法术无边,凡人看不见的天神,每巡游至此,常落坐在这把太师椅上,喜欢把他的一双腿脚伸到长江里尽情地溜洗,好不惬意,并有黑龙潭的黑龙大将军随侍在侧。天神萌庇这一方土地风调雨顺,百姓尽享太平。有一天,天神如往常一样,辛劳了一天,夜晚照常在此溜足长江。突然江水瀑涨,惊涛吓浪,滚滚而下,两岸百姓,尽受灾害。天神勃大怒,他顺势抡起左脚猛的向前一个跌蹬。这还了得,浩浩长江,就此从黑龙潭来了一个急转弯,直奔小南海而去。天神当即命令黑龙大将军永远在此镇守上游来水,至此必须作一迥旋。洪水不得肆虐,枯水休得偷懒,一定要有序东行,滋润两岸万里百姓。并言明这一规定,亿万年不变。天神这一脚便跌出了对岸“鼎山几水”,钟灵疏秀,当地百姓在这一地方兴县筑城,即有今天江津城也。
    神话归神话,传说归传说。不过德感坝上的确有待考的古迹。
    奇怪水井
          抗日战争时期,国立九中在今江津二中这片土地上办学达八年之久。当年,因国立九中的六所分校都是设在祠堂里,师生们曾听说或亲身经历过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当年的高三分校(今果酒厂)后边,翻过铁路坝(是未铺铁轨的成渝铁路路基)是一大片阡陌相连,自然灌溉的水稻田。其中有一块田,约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的面积,呈正方形。所长的庄稼(水稻)与周边并没有什么两样,但奇怪的是这块正方形水稻田四角都各有一眼水井,据说深不可测。有一年,天久不下雨,旱灾严重,禾苗枯黄。远近村落井水皆枯,唯独这四眼井,井水如常,于是当地农民先从一眼井中抽水抗早。随后发现一奇异现象──水进下降很慢,再察看其他未被抽水的三眼井,水位亦小有下降。于是有人推测──莫非四眼水井地下相通?当时有好事者迅速组织人力物力,四眼井同时抽水。结果发现,四口井水位下降比只抽一口井的要快,且水位大致相等,证明四口井是连通的。消息传出,说德感坝发现奇井,有说发现地下宫殿,远近来探奇者的真不少。水井里的水,连抽了四天四夜,附近农田得济。直到第五天。晴空霹雳,大雨滂沱。地方年长的绅士出面,说雨水既足以养田,就不必再抽井水。乃罢。又有传说,当年曾有大胆壮汉,持明火把以绳索系身入井,昏暗中看见石砌围墙,规模很大。无奈淤泥,难以挪足……
    据老校友说,四眼水井一方田这个地方,是当年同学们早上朗读国文、英语常去的地方,这对老校友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当时老校友们就推想猜测,这里很有可能是一座大型古墓葬,但可惜未能得到考证。如果当年同学们的推测属实的话,这位墓主人的“水晶宫”真可谓是他的理想天堂。
    古庙住事
          抗日战争时期,德感坝有一座古庙(紧挨国立九中背后,今江津二中初中部)叫南华庙,当时虽也破败,但其规模仍在。那一面东向的粉白高墙上,楷书“柴气东来”四个大字,刚动挺拔,足可见其当年气势辉宏。
          更让人们鲜为人知的是,这座古庙还曾发挥过它的重要历史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这座古庙曾被国民党征作伤兵医院。说是伤兵医院,倒不如说是收容所,因庙内既看不到不到一样医疗设备,又看不到医务人员。那里究竟有多少伤兵,当时人们并不清楚。但只要走到德感街上,见到最多的就是他们。一个个缺腿少胳膊的,穿着破旧的军装,面黄肌瘦。一般都操作外地口音,以北方人居多。绝大多数是年轻人,也有中年的。也或许是因国立九中学生与这些伤兵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缘故吧,伤兵们碰见九中学生一般都要亲切地说上几句话。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早日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早日回到他们日夜思念的故乡。
           1945年日寇投降,1946年国立九中师生复员离开德感坝时,古庙里的这些伤兵们却毫无动静。伤兵们看到国立九中学生高兴地走了,他们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因为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又在准备另一场战争──内战。哪还会想得起这些再也没有使用价值的的伤残人员,可能早也视他们为累赘和包袱了。
          八年抗战刚结束,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又起。这些伤兵的家还在么?他们的亲人还在么?即使亲人在家也在,又能接受这个伤残子弟么?既使感情上接受了,将来能够养活他们一辈子么……
          不管他们的命运如何,笔者以为:他们虽是国民党的伤兵,但大都是被强征(拉壮丁)入伍的,而且他们都是对日作战而伤残的,理应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
    美好回忆
          抗日战争时期,国立九中在德感坝办学达八年之久,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走出了包括“两弹元勋”邓稼先在内的许多名人和海内外知名的各类科学家。因而国立九中师生对德感坝这片土地的感情是很深的。尽管几十年过去了,老校友们对德感坝仍念念不忘。这些年来,老校友们回故地寻根问旧的老校友真不少。他们都说德感坝各界人士对于国立九中办学很支持,德感坝人民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为他们流亡入川来的学习生活给予了无微不致的关怀。
          据老校友们回忆,当年国立九中本部(今江津二中本部)所在地原本是江津女中(江津二中前身)迁入这里办学的。但当知道国立九中要来这里建校后,地方当局主动把江津女中迁往油溪苏家院子,把地盘让给了国立九中,扩建后作为校本部和女子初中和高中两所分校。德感坝附近多祠堂,人们都知道祠堂多为名门望族所建。国立九中在德感坝先后借用了五座祠堂,作为男子初、高中四所分校。这一借就是8年,被借用的祠堂氏族都停止了祭祀活动。那么多年,所有分校,都在扩建校舍,增辟体育场所,不断占用土地,但都得到了德感人民的大力支持,从未发生过任何口葛纠纷。
          深秋,是桔子红了的时节。星期天,国立九中学生三五成群结伴上山。果农们知道这些下江娃儿穷,主动招呼他们吃桔子,只要求把桔子皮堆放一起,钱是不要的。因把大量桔子采摘下来,往往一时卖不出去,常要雇一些来专门剥桔子皮,晒干了卖给药材和食品行业去做陈皮。桔子的瓤瓤就地就扔掉了。有时同学们下课后、晚饭前,三四个人一起走向江边,路上你掏三角,他摸两毛,凑足一块钱,到桔子船上,由一人把钱塞给船老板。他顺手在船蓬上取下一只竹篓子,麻利地数上110个桔子给你。1元100个,是统货,10个是补偿小个的。平常,国立九中有六个分校六个伙房,每天早上都要到镇上去采购当天的副食品,当地商铺从来都是心平气和,公平交易。
          美丽富饶的德感坝呀,真不愧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好地方。这里的龙门阵三天三夜也摆不完!
    
    
    ===========================================
    天涯上另外一个网友"何陋之有72" 发的:
        
         我所在的德感是一个平常的小镇,和川渝地区的普通乡镇区别不大,偏僻落后且略显脏乱。行走在它的江边,常常想起那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沧桑感只停留在诗词之中。几年下来,居住生活渐渐习惯平常。最近,参观了陈独秀故居。由于兴趣上网查了查陈独秀在江津的一些资料,意外发觉脚下的这片土地,眼中所及的地方,在抗战期间发生了这么多故事。有这么多名人在这里驻足停留。“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物是人非。我又仿佛看到了那段红火的岁月从历史深处走回到这个普通的地方。
          抗战爆发后,四川成了抗战的大后方。大批人员内迁,在江津及白沙形成了津沙文化圈。一些院校迁址白沙。著名的台静农就在白沙任教。而江津对面的德感坝,被皖籍人士选中成为国立九中所在地。大批皖籍子弟在此学习生活,鼎盛时期有四千多人。安徽教育界的很多人士聚集于此,给孩子们提供了免费受教育的机会,克服了重重困难,培养了大批人才。先后有四人成为中国两院院士。著名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曾就读于此,其叔父邓季宣任国立第九中学校长。邓季宣的二女儿邓念慈就是在渡江的时候发生江难遇难的。陈独秀的儿子陈松年也在此任教,养家糊口。同时照顾住在鹤山坪的父亲。据说一次邓季宣渡河在江津县城玩筑城之战,被告发,被免去校长职务。可见《围城》中所述是有现实基础的,麻将技艺不愧为中国国粹。
          现在的德感坝,外乡人已稀少。国立九中已改成江津二中,与原来形貌大有不同。那些上课的古庙祠堂以及学生自建泥墙茅屋早已渺无踪影。成渝铁路穿镇而过。抗战时那种抗日救亡如火如荼的人文气息早已荡然无存,江津二中再也不复国立九中的风采。站在江边,我在想:当初邓稼先他们眼中的长江是什么样子?江中的沙坝他们是否走过?对面的艾坪山他们是否爬过?陈松年扶灵沿江而下是在长江对面的码头上的船吧?国立九中时的邓稼先还是个翩翩少年吧?据此顺流而上两百公里的宜宾李庄当时还住着民国著名的伉俪林徽因和梁思成。众多名仕均居住在这样的小城小镇。那是历史上一个多么特殊的时刻啊。物质虽贫乏,思想却富有。现在时间已过去近七十年,那些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世界已有了改变。但是距离他们的理想,我想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一个憾事啊!“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俱往矣!吊古怀今,让人感叹不已!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14003427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9006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20】1961-212号
Copyright(c) www.E47.cn Since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