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在线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江津
查看: 3672|回复: 0

[人文历史] 江津文脉连载35:打捞江津宋城——几江半岛宋朝至元朝空置约313年

[复制链接]

48

主题

48

帖子

14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4
发表于 2022-7-27 09: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P未知 来自 保留地址
第一发现
几江半岛宋朝至元朝空置约313年——寻找江津历史真相之一‍

谭云籍 谭蘅君   

作者按
第一发现是我们研究《江津县志》和综合其他资料,发现江津文史研究者没有发现的东西,目的是抛砖引玉,给江津人民展示更精准的历史真相。总体来说,《江津县志》还有很多可挖掘的东西,有许多历史空白需要弥补。江津的历史事件和历代文人,以及数百进士在江津为官,还有一千多年来上千万民众的智慧奉献,组成了江津历史人文方阵。让他们重新活转当下,丰富江津人民的生活。借古鉴今,让每一个人,特别是当下师生能与江津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砖一瓦乃至废墟遗址等进行对话,文明就传递下去了。‍

研究《江津县志》以来,发现网上有少数研究者,不依文献,喜欢脑补,成为文化造谣者,导致一些人以讹传讹,殊为可惜。因此正本清源,为江津地域文化和历史文脉寻找真相,应该成为研究者的一种责任。比如有人称江津为唐城或宋城,如果深究《江津县志》会发现:从赵匡胤宋初乾德五年开始(967年),到约元朝建立后的至元十六年(1280年)间,几江半岛都不是江津县政府所在地。这结论惊世骇俗了吧?
也就是说,几江半岛虽然从后周闵帝元年(557年)移到几江半岛后,绝大多数时间均为江津县政治文化商贸中心,但约有313年被排除在外。
几江半岛作为宋城,肯定是不可能了。
那么这一说法的文献依据在哪里呢?不妨跟着文献去看看。

71521481834949db1d0036627ec0473d.jpg
图注:乾隆版《江津县志·沿革》截图。

一、唐朝:江津县开启分割模式‍

   从江津历史文脉记载来看,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江州到临江为永宁郡,江津属焉。建安六年(201年),江津复属巴郡。三国时属蜀汉。晋永宁元年(301年)江津为李特所据。永和三年(303年)归晋,改永宁为巴都郡,属梁州。宋齐复为巴郡,江津属益州。

(一)建县:137年稳定发展期‍
南齐永明五年(487年),江州县从郡城迁至“僰溪口”(原文“江州县自郡城移“僰溪口”),这是江津建县之始,但称呼叫江州县。这是江津历史发展中的第一个高潮。梁元帝承圣二年(553年),重庆为武陵王萧纪所据,曾置巴州(今奉节,480年-483年),重庆属之,县仍为江州不变。太清(南朝梁武帝)末年(约549年),萧纪改巴郡置楚州。西魏(557年)改江州县为江阳县,置七门郡。江阳县是江津历史上的第二个名称。七门郡在隋开皇三年(583)废除,存在时间26年。《江津县志·附废址》记载为:“西魏置,隋废,在七门滩。”这是江津历史上第一个郡名,相当于现在第一个市级行政单位。虽然这个市级单位只管辖一个江阳县,不过那时江津的范围比较广,包括现在巴南区一部分、綦江县全境、璧山县一部分、永川县一部分。这是江津历史发展中的第二个高潮。后周闵帝元年(557年),江阳县治所,即县政府办公地点由顺江口移到几江半岛。《江津县志》原文为:“后周闵帝元年移今治。”隋开皇元年(581年),巴郡废,重庆改叫渝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江阳县为江津县,属渝州。《寰宇记》以“斯在江之津为名”。该名一直用到今天。隋朝大业初(605年),罢渝州为巴郡,属梁州。唐武德元年复叫渝州。

3b97b0ed8b78b6b753ff48bd23dce60b.jpg
图注:乾隆版《江津县志》附废址截图。

(二)分割:南西北三面被截除
以上历史时间,江津县行政管辖范围大体保持平稳,但到唐朝,江津开启了分割模式。唐武德二年(619年),江津县南部截出一大片创建了南州,并置隆阳县,州治、县治均在今綦江古南街道内,是綦江建置之始。也就是说,唐朝之前,江津地域南面还包括现在的綦江大部分和南川小一部分。这是唐朝对江津县域的第一次分割,也是截除面积最大的一次。唐武德三年(620年),又分出江津县西面一部分土地设置万春县。武德五年(622年),万春县改名叫万寿县,地点在汉东驿即今永川朱家沱。目前城基砌石,尚存。居民掘土得碑碣,“万寿”二字隐隐可辨。这里遗留了标准的唐城轮廓。当然《大众考古》2020年10月刊认为汉东驿考古发现更多的是宋代遗址,汉东城遗址为万寿县治的可能性不大。说明文献与考古之间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证伪或证实。万寿县在历史上存在时间,文献有争议,一是“百度百科”说北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撤县并入江津县,合计458年。二是道光《重庆府志》卷一“山川”云:“万寿废县,在汉东驿,距县西一百六十里,武德三年置,宋乾德五年废。”合计347年。三是《江津县志·沿革》记载为崇宁元年(1102年)并入,合计482年。《江津县志·附废址》则记载为:“唐置,宋时废。在汉东驿。”这是唐朝对江津县域的第二次分割。这次分割在约300-500年后回归江津,对江津西北辖地的影响不大。唐至德二年(757年),又分出江津县一部分地盘设置璧山县。据唐《元和郡县图志》(公元806年)记载:“壁山县,本江津、万寿、巴三县地。”这是唐朝对江津县域的第三次分割。三次分割,最终影响了江津南面和北面行政管辖区域,并形成江津今天县域的大致格局。


c24201e696316e5f482eee471d17cbcf.jpg
图注:民国版《江津县志·沿革》截图。
二、宋朝:江津开启迁移县治模式

唐五代时,江津县被王建、孟知祥等先后割据。宋乾德五年(967年),县政府所在地从几江半岛移到马宗镇,同时将江津县土地继续分割出鼎山县。鼎山县在乾隆版《江津县志·附废址》有记载:“宋置,旋废,在县南。”《江津县志·名山》对鼎山的解释是“县地一里,形如鼎。南宋置鼎山县,后废”。南宋设置鼎山县的目的,估计是继续沿用隋唐以来几江半岛数百年积累的政商及人文资源,或用于打造“山城抗蒙体系”阻击蒙军,但江津沿岸山脉确实很难选出优质军事堡垒,所以不久废除。当然,鼎山县的设置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江津县政府已经迁到马宗。

500f54db34d8ac28a7c930c79b0fc382.jpg
图注:乾隆版《江津县志·名山》截图。

宋朝的手段更狠,不仅延续了唐朝对江津县域的分割模式,还实施了对县政府行政中心的迁移惩罚。不清楚唐宋时期江津发生了什么天象或政治震荡,江津遭到肢解并迁移县政府。这种大事,在古代来说,一定有不可不迁的理由。乾隆版《江津县志》对迁移县政府的历史叙述为:“宋乾德五年移县治马宗镇,崇宁元年改渝州为恭州,并万寿县地入县隶焉。淳熙十五年升恭州重庆,元复今治。”崇宁元年(1102年),从西部截出去的万寿县重新回归江津行政管辖。按县志说法,是分裂482年最终回归。万寿县建立比璧山县早,因此曾有一部分管辖范围延伸至璧山境内。这里有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宋乾德五年(967年)将江津县人民政府迁移到马宗镇;二江津县人民政府直到元朝才迁回来。这中间相隔了300多年。  

9b00db50796a81ed552d922a5e0547c3.jpg
图注:乾隆版《江津县志·沿革》截图。  对照《江津县志》的不同版本,在民国版里看得更清晰,因为民国版列了一个“江津县沿革表”,表格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时代,二是县别名。时间是从两汉至民国。宋朝一栏,记载为:“乾德五年,徙治马宗镇。析治鼎山县,未几废。”徙,迁移的意思。元朝一栏,记载为:“移今治。属重庆路。”

0eb2601b25e52dd81f9bc5125d7ddc55.jpg
图注:民国版《江津县志·沿革》截图。


dd60d8af6ad0113726017fc89506782f.jpg
图注:民国版《江津县志·沿革》截图。  那么元朝“移今治”,大概时间是多少呢?南宋景炎三年,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正月,重庆被蒙古军队攻破。1279年钓鱼城以不可杀城中一人为条件,放下武器自愿终止抵抗,由守将王立开城。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80年)立重庆路总管府。也就是说,从1280年开始,重庆路的行政部门建立,然后陆续开启各县的任命和行使县治权力。江津县政府从马宗迁回江津的最早时间,不超过1280年,几江半岛被县政府嫌弃的时间至少为1280-967=313年。这也就难怪宋朝三苏、陆游等大文豪过江津,居然没有留下只言半语。因为江津县政府根本不在几江半岛,彼时半岛人烟想来也不多。马宗离长江还有些距离(西面柑子溪最短20里,东面箭滩河30里),即便有官员文人邀请,对于赶路的人来说,也不方便。还有一个历史细节值得回顾:公元1101年农历1月中旬(查黄庭坚年谱,1100年5月、10月均被委任,12月13从宜宾出川,1101年4月到达荆州),黄庭坚同志新婚儿子黄相携带江津籍儿媳妇石小姐出川时,到江津作客。好朋友李任道设宴,请江津县长冉木作陪,为了拉近与黄庭坚的关系,冉县长将一个亭子命名为“心舟亭”。这亭有来历。冉县长在长江浅水边,发现一块大石头横卧沙滩,左右人告诉他说,这是江津原来的县碑。冉木急忙找人乘船取回来,将县碑置于原来的“想涪亭”下,然后重建了一个新亭。当然,这意味着原来的“想涪亭”也毁了。黄庭坚来江津,冉木写下《心舟亭记》,文章先说建亭。因为在江边水中发现县碑,以船取回,并建亭:“予过江皋,遇一石卧沙中,左右皆曰:‘此县碑也!’予闻之欣然,急维舟取之,得焉。既乃建置‘想涪亭’下,立亭以覆之。”“江皋”有两个意义:1、江岸,江边地。2、江中。从冉木“急维舟取之”,可以理解为江边浅水中。如果县碑横卧在江岸,直接找人抬上来就行,不必用船。然后说命名写记的原因。从江边弄回来的这块县碑,毕竟是文物级,亭子也壮观,当然要重新命名,并记载此事:“皇宋嘉定执徐,江邑还浦之碑,或曰亭亦壮观,是不可不名,亦不可无记也。”最后说命名来源于黄庭坚的诗句:取黄山谷《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三首》中的“江津道人心源清,不系虚舟尽日横”之句命亭,曰“心舟”,以书其上。碑刻之曰:“心以虚能容舟,以虚能载邑。素号‘难治’,期会之纷簿书之。”这一命名,一箭双雕,既表明李任道与黄庭坚的友谊,又写出冉木县长对黄庭坚诗句意蕴的高度认同,留下了大师与江津的文化印迹。
7b981bdd9d8bbd9ea1c4c30eb1465de6.jpg
图注:乾隆版《江津县志·古迹》截图 为什么北宋时,江津县碑会卧于沙滩中?一直心有疑虑。现在明白了,只有一个理由:县政府迁移了。所以旧县府的碑被遗弃江边沙滩。江津县政府在原老公安局里面,位置相对较高。而石质县衙门碑刻居然横卧沙滩上,至少说明在那一段历史时期江津遇到过大洪灾。这也许是江津迁县的理由之一。当然,这件事本身还有一些疑点。乾隆版《江津县志·古迹》里面“心舟亭”解释为:“在县厅后十步,即‘想涪亭’旧址。知县仰谿冉木有《心舟亭记》,见艺文。”这里的“县厅”自然是指修志时的清朝县政府位置。

乾隆版《江津县志》,“宋知县”有简介。冉木,姓冉,名木,字震集,号仰谿(企),籍无考。嘉定中除通直郎,知江津县通判,黔州军州长,于政事文章清畅,有声于时。所云“心以虚能容与?夫可止可行顺理而已”之句,类涉理学。这疑点在哪里呢?既然“心舟亭”古迹“在县厅后十步”的“想涪亭”旧址,那说明当年冉木知县陪宴黄庭坚的地方是在几江半岛老县城,不是马宗镇新县衙。为什么不在新县衙而在老县衙?是因为石知县的老家在几江半岛?冉木知县专程从马宗过来陪酒?还是当时宴请黄庭坚的主角李任道家在几江半岛?黄庭坚在一封书信中提到李任道的情况:“李任道本梓人而寓江津二十余年。其人言行有物,参道得其要,老成人也。”李任道作东,估计李任道住在半岛老县城。黄庭坚《介卿帖》有“庭坚比为小子相定娶江安知县石谅道直之女,附庙后成纳,便携之归耳。”石谅家在江津,黄庭坚带儿媳出川,自然石小姐要顺道回娘家辞亲远行。抑或是为了方便到20里外的固城山去看望隐退清修的通直郎冯寿?或者是新迁县政府后,几江半岛老政府公用资产还同时兼管兼用?或者那时的几江半岛作为“鼎山镇”或“几江镇”,也是江津县(马宗)新县府的重要大镇,也在延续着一些类似县政府的功能?总之,宋朝留给江津很大一个谜。这就难怪江津第一个书院建在五举(五举书院,公元1008年,也是重庆市第一个书院),而不是几江半岛。但第一座文庙(公元1064年,江津县令郑谔建),也在宋代,却建在几江半岛,而不是马宗治所,这就又想不通了。那时的几江半岛,在马宗治所外,究竟充当了怎样的角色呢?难道那时几江就设置为江津县城市副中心?或者,已经提前策划建设马宗与几江双城经济圈?以长江为纽带,以綦河为辅助,有效利用半岛数百年历史底蕴,实现两城人民共同富裕?
三、马鬃:江津县治300多年‍

马鬃,位于重庆市江津区东面,缘云篆山西南侧的一处坡丘岚垭上。因场地与物形似,其垭口如嘴通连,故得名“马鬃嘴”,后又简化惯称为“马宗”至今。马宗现在还留有“故城基址”,是实实在在的宋城故基。先看文献:清乾隆《巴县志》卷一《山川》云∶“固困山,二甲。城南八十五里,即马鬃嘴之坐山,有江津故城基(在江巴交界处)……”道光《重庆府志》卷一《舆地·城池》记:“江阳故县……隋开皇十八年改江阳县为江津,宋乾德五年移治马鬃山。今江巴交界之固圉山也。”同卷《山川》:“固圉山,县南八十五里……城址即江津故治。”故治,就是老县政府所在地。民国《巴县志》卷一《山脉》:“有固圉山,即云篆山发端处……父老相传有江津故城遗址,今荡然矣。”该乡、村皆因山而得名,故其位置可以确定于此。为什么选择这个位置呢?看看卫星地图。  
4c3c99bd9a9b8b8a9f1e7f400eaa4dbd.jpg
图注:宋代江津县政府所在地马宗镇卫星图。  
67412bec2e6cb617bc6ea5338e5b7be7.png
图注:宋代江津县政府所在地马宗镇卫星图。  从卫星图上可见马宗作为县政府所在地的理由。一是马宗镇符合古代建城的风水标准:坐北朝南。北方玄武位有固圉山为起点的云篆山为靠山,龙脉清晰。前方近处有一些溪流,远处即为綦江河,可谓朱雀舞于前。左有南山,右有龙门山,左青龙右白虎,前方案山、朝山俱备,可谓天然吉地矣。纯粹从风水角度,确实胜过几江半岛。也难怪延续了近1500年的水西安氏老祖宗的坟要葬在珞璜。二是利于防守。除了外围有綦江和长江作为天堑外,四周均有山脉。后面北方是云篆山,东边铜锣山脉穿过长江伸入江津界内,叫南山。西边中梁山脉穿过长江进入江津界内,叫龙门山。这两条山脉除了各自守护东西防线外,余脉差点相连,合象一扇门一样,守护着江津县政府的南大门。三是利于生存。东边的箭滩河,西边的柑子溪,还有许多叫不出名的溪泉井池,完全胜任城市生活用水。如果宋代这两条溪河能简单通航的话,那交通就完美了。四是利于管理。从唐代开始,上流有汉东驿,此处有僰溪驿。无论宋代时僰溪驿在顺江口,还是在珞璜王家梁处,对马宗江津县政府来说,都利于管理綦江和长江河段的商贸交通。最关键的是,此处再无几江半岛的水患。与几江半岛相比,对以水道为主要交通的古代来说,唯一不足可能就是交通略弱。历来江津文史爱好者对宋代迁城这段历史研究不足,甚至许多民国地理历史大师均直接忽略,更勿论当下江津人了。因为研究与宣传不足,导致现在珞璜工业园区的开发,无论道路命名还是园区、小区名称,都很难看到马宗曾经的辉煌和宋城的审美,也让珞璜人无法产生对居住地的文化自信。如果珞璜工业园区按照原来的“宋城格局”来设计,档次立现,名声即热。江津作为文旅之城,又添新景。可惜了,江津相关核心文化部门无法为新城建设提供高品质文化资源,导致一座新城白白浪费数百年文化底蕴。江津媒体应该加大文史研究的宣传力度。 更可惜的是,江津媒体似乎对江津地域文史并不感兴趣(数次投稿均未采用),只在乎新闻,不在乎历史旧闻,也许是没有认识到历史文化的真正意义吧。全国来说,当下40岁以上的媒体人,成长阶段多数缺失传统文化教育,所以对文史作品的当代意义的认知相对欠缺,这是一种遗憾,更是一种历史的无奈。赎罪的唯一方式,是宣传管理部门加大对这部分媒体人的继续教育,以弥补他们传统文化素养之苍白。作为江津城市规划来说,江津上游的汉东驿(已划给永川,可双城互动)打造成唐城,下游的马宗打造成宋城,顺江支坪打造成南城(南北朝时期),几江半岛作为明城或清城,也算是符合历史。最美丽的憧憬是:这些城市如果都采用彼时历史建筑的审美原则,那么足不出区,即可享受历史资源带给我们的美感和精神层面的地域自信。期待中! 四、江津:明城或清城有依据‍

    元朝江津县政府重新迁回几江半岛,根据《江津县志》所载筑城来看,四面皆土墙。《江津县志》有文献记载的筑城史约470 年,较大的筑城修城,大概有十一次。可参看我们写的文章《江津城史:470年历经11次修葺》。最早记载是明朝成化七年(1472 年),东、西、南三面沿用土墙。北面濒临长江,易有水患,用条石砌成。《江津县志》载有邹鲁的《筑城记》。当然,本文所得结论只是根据文献进行推理,并不等于正确或错误。所谓第一发现,也仅仅是抛砖引玉,希望得到江津文史研究者指正,打通江津历史文化的任督二脉,让江津人更清楚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究竟发生过什么?历史知情权,江津人民有这个权利。当然,对于300多年来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几江半岛,又有些什么故事呢?1500多年来,与其他县政府所在地一直固定不变不同,江津经历了顺江口、几江半岛、马宗等治所。其境,还有七门郡治和以汉东驿为治所的万春县和万寿县。还有学者考查以龙门或油溪为治所的乐城县,虽然县志未载。当下来说,区政府机关已迁到北岸新城。如果这些都算上,按古代城建标准,江津至少有6处吉地已经尝试过成为县或市政府所在地。对全国县级单位来说,这种情况也算有点特殊了吧。其中的原因,值得深究。   
b7b0f9e597ec6ac41dfad9f8b11e8c50.jpg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文化作文”公众号:whzw99999

一 、品质大赛:“国文杯”第18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等级测试)大赛征文,欢迎各学校踊跃参加。
二、品牌赛事:“第17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暨第一届大学生文化教学才艺大赛“圆满结束。四川特级教师陈家武荣获大赛最高奖“教魂奖”,周霞老师荣获“超特奖”,文化阅读组最高奖“国文奖”由济南二中选手王钰和四川安岳县启明九年制学校选手谢运红摘取。青岛市崂山区第六中学李士征老师荣获科学组最高奖“墨子奖”,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段雪茹同学大学生才艺组一等奖。三、品牌联盟:由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南研究中心、中国新闻出版书法家协会、湖南文艺出版社、《中学语文》杂志社等五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的“全国名师工作室文化教学联盟”,简称“文教联盟”,正式进入筹备工作。“全国名师工作室文化教学联盟筹备小组”于2021年4月8日成立,随后成立各省筹备小组,团结全国名师工作室,共同为“推进教育文化化,培养中国文化人,重塑千古教育魂”的目标而奋斗。同时借助全国优质课大赛平台、全国教育科研成果展示平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和优质教育资源平台,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打造成全国有影响的优秀名师,共同为提升中国教育品质而努力。
四、品牌基地:文化作文与文化教学基地学校,全面接受文化作文写作教学理念和文化教学课堂操作系统,既能快速提升学生分数,又能夯实学生素质,实现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有效结合,欢迎参加。垂询电话:13527539810  晓惠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0469号   渝ICP备14003427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9006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20】1961-212号
Copyright(c) www.E47.cn Since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